第五十一章 暴躁的皇帝

    第五十一章 暴躁的皇帝 (第2/3页)



    “我是提百姓着急!”李仲不满的说着。

    李岩赶紧劝道:“好了,好了,不要吵了。咱们还是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吧,至少咱们让这三百多人不用去做流民,甚至是流贼。等咱们的力量更大了,就能救更多的人了。”

    “小弟说的不错!”李仲站起来,说道:“我们是要更加努力,让咱们有更大的力量,才好去救更多的人!”说完之后也不和李岩和李牟打招呼,自顾自的出了。一会儿之后就听见外面传来李仲对士兵们的训练指导声。

    李牟向外看了一眼,笑道:“二哥还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啊。”

    “这有什么好打趣的!”李岩站起来,说道:“走,咱们去看看寨子的防御设施,先定一个方略出来,不要等流寇来了措手不及。”

    李牟跟在李岩的后面,低声的抱怨着:“就你们两个是好人似的,我造朝廷的反可是最早的!造反就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北京,文华殿。

    “陛下,”杨嗣昌禀奏道:“兵部右侍郎孙传庭上书,请见陛下。”

    崇祯黑着脸问道:“见朕做什么?!看看这些报功的折子!哪一个是真的?!十八万大军,就眼睁睁的看着东虏带着掳掠的百姓、财物安然离开?!”

    “陛下息怒。”杨嗣昌解释道:“我军马三步七,有的还达不到这么多的马队数目,机动能力差。而虏兵则全部都是骑兵,一旦形成焦灼,敌兵的援军很快就到,而我们的步兵却是赶不到战场,所以~”

    “不必多说!”崇祯不满的说道:“将帅无能!孙传庭想要说什么?”

    杨嗣昌回道:“孙侍郎认为秦兵不宜留在蓟镇。留在蓟镇既不能御虏,也无益于剿贼。”

    崇祯气急败坏的说道:“荒唐!蓟镇不守,京师何安?!秦兵战力不俗,在子午谷力抗高闯,这些奏报难道都是假的?!何来不能御虏之说?!陕西贼氛不张,留秦兵何益?!”

    “秦兵粮饷来自与屯田,家眷也都~”杨嗣昌继续向崇祯解释着,但是却被皇帝打断了。

    崇祯喝道:“不必再说!秦兵发往蓟镇,即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