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功亏一篑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功亏一篑 (第1/3页)

    洪承畴七月二十六日誓师出征,四天后到达松山。在乳峰山和东西石门一带列阵布营,与清兵对峙。

    刚开始还挺顺利的,明军在乳峰山上架炮,和锦州城的炮兵一起向围城的清兵开炮。乳峰山离锦州城只有五、六里,让清兵处于两面受敌的窘境。

    清兵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发起进攻。趁杨国柱的车营还还没有展开,迅速突击,杨国柱的军阵大乱,最后杨国柱也力战而亡。不过明军兵力雄厚,清兵并没有形成进一步的战果。

    而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也趁势派兵突击,可是由于援军没有攻过来,不能相互配合,也只能在攻克两条防线之后无奈的退回了城里。

    之后几天,明、清两军互有攻守,但是双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明军刚来,兵力众多,士气正旺,所以小胜几阵,暂时占优。

    所以刚刚换防过来的多尔衮感到了压力,于是只好向盛京求援。皇太极得到消息,也是十分焦急,于是立刻让各部兵马向盛京集中。而他本人,也因为焦虑而又开始流鼻血,于是出兵的时间后推三天。

    八月十五日,皇太极捂着鼻子,带着三千精兵先行,让阿济格带着大部队跟进。到达前线之后,发现明军攻势勇猛,兵力猬集在一起,很难对付。本来有退兵之意,可是恭顺王孔有德等汉将却是极力劝阻,认为敌人聚集在一起,所带粮草必定不多,只要断敌粮道,敌兵必溃。

    皇太极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命令部队在松杏之间列营,并且召集锦州的百姓,带着工具派去挖掘沟壕,将明军的后路断绝。而后击败明军的运粮部队,沿路追击,发现了明军的粮食放在了海中的笔架山。

    笔架山与大陆有一条通路,涨潮的时候被海水淹没,退潮的时候就从海上显露出来。清军乘胜追击,一举将存于笔架上的粮草夺取,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一月。

    虽然与清兵大战了一阵,想要突出重围,可是清兵拼力抵抗,明军没有取得进展。此时明军相当于被清军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