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灭国之策中

    第201章灭国之策中 (第1/3页)

    目前,简玉彦滔滔不绝,说了这么多,无非提醒林枫,郑国地处中原,却实打实乃战斗民族。

    这个国度,在过去数百年时间中,为延续生存,无数人前赴后继,以死亡为代价,阻挡了无数次敌国入侵。

    在血与火中,抱住领土,抱住种族延续,抱住大周遗民的尊严,若想灭掉这样一个国家,燕国还有点力不从心。

    何况,郑国实力不弱,有昊天武帝的骄傲,在邙山地区失败,在面临帝国生死存亡时,却绝对不给对方任何机会。

    倾举国之力一战,一个大国的怒火,绝非燕国能够承受。

    看了眼林枫神情,简玉彦继续说道:“皇上再看北方诸侯,彼此互相讨伐,为霸主地位,陷入无休无止战争中,各国关卡林立,道各设限,不思进取,反为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凡此等等,百姓何堪,天下何堪?长久下去,国力在战乱中耗尽,与郑国差距越来越大!

    所幸,夏末,郑国大败于赵,南面受困于蜀,崛起的步伐才逐渐消弱。

    因此,臣以为,燕国面对郑国,没有必胜把握时,断然不可倾力与郑国一战,不然,最终受伤的唯有燕国。”

    林枫仔细听着简玉彦的话,对方虽在诉说郑国历史,实则告诉他,郑国人的性格,归总起来,不过两字,够狠!

    依着林枫对郑国人了解,似乎也证实这两字。苏秦为重创赵国骑兵,不惜决断龙江,宁愿造成郑国铁骑军。近十万伤亡,百万百姓处于水患中,也要大水湮灭赵国三十万军队。

    这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恰恰证明了郑国,够狠,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

    同样。朱亥在凉鸣关,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誓死守关。不惜战死,同样表示郑国人不好惹。

    燕国与这样的国家战斗,还想灭国似乎就像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郑国人,乃虎狼之师。很好很强大!”林枫不吝称赞。从郑国历史延续来看,虽不想燕国曾经贵为北方霸主,数百年来,却也没想燕国,衰败的这么利害。

    简玉彦淡淡轻笑,接过话题继续道:“相反,皇上再看晋国,晋国是大周瓦解后。北方早起唯一能够与燕国抗衡的国家,甚至经过数百年努力。在燕国称霸北方三百后,趁势取而代之,这都说明晋国实力之强。

    的确,晋国建国初,数代君主因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晋国成为大国。

    直至晋襄公继位,任苏武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晋国逐渐强盛。三百年前,晋襄公北辰域取代燕国,成为北方诸侯盟主,后宋国违背盟约,北辰域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这无不显示晋国强大。

    然而,经此百年强盛不衰,直至哀公,发生戎族入侵之事,哀公死后,其后各位君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