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决定

    第十一章、决定 (第1/3页)

    陈树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问问,刘春雨也看出了陈树还有别的事,所以也就没有着急说话。

    “大哥,我钢厂那边你也去过,四组中频炉现在产能跟不上了,别说卖坯料了,都不够生产了。现在大钢厂都在上电弧炉,我也想把它他们替换了,两台80吨的基本上够用了,并且还有富余量!”

    “大哥觉得这么合适么?还是换更大容量的合适?”陈树问道。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这两大钢铁集团公布的消息,如果你要是注意到了可定就不会问我这个问题了。渤海钢铁集团准备走短流程炼钢路线,上四台150吨的电弧炉,而长城钢铁集团则是准备上3200m³的高炉,同时上两台210吨转炉。”

    “炉越大能效就越高,相对单位容量造成的污染就越少,就越接近国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要求,现在你觉得上多大的炉合适?”刘春雨一脸的笑容。

    这个问题经刘春雨这么一提醒,也用不着陈树再回答了,心里自然又了答案,至于和昌黎恒兴合作的事情,一会儿再去了解一下对方是真的合作,还是只是应付上面的政策。具体情况只能见面之后再谈,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等陈树到荣伟钢铁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霍名启和郭怀义第一时间过来找陈树,也是问问陈树有什么安排没有。

    “国丰牵头的渤海钢铁集团和就九江牵头的长城钢铁集团你们知道么?”两人坐下之后陈树问道。

    “知道这事,丰南和迁安的大部分钢厂都参加了,我得到的结果是占到了唐山51%的产能,还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整合过!”郭怀义说道。

    “去年瑞丰九、十两个月每月亏损都在上亿,后面的两个月都在六千万以上,说白了都是让长协矿给坑死了。看到咱们国内涨价的时候毁约涨价,咱们国内快速掉价的时候反而降不下来,咱们反而沾了电炉的光。”

    “这种整合符合咱们国家的钢铁规划,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都说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他们说二百万吨产能企业成本比百万吨的低12.3%,要是达到三百万吨的话,会降低18.7%,这个数据靠谱么老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