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政与利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政与利益 (第2/3页)

    琅邪之兵,每年,需履行一月劳役,其劳役,主要以春种,秋收为主。

    待陈平当得徐州牧,临淮太守后,陈平更要将掌控的地域,全部施行第五政令。

    兵民相生相克,陈平要将兵卒,百姓,达到相生相互之效果。

    兵可成为民,民亦可成为预备兵。最终达到全民皆兵。

    如战事来到,陈平亦可快速组织民众,从武库发放兵器铠甲,以为应急。

    待战事平复,可将预备之兵,年老体弱之兵,重新发配回农田,增加民力。

    第五政令,可减少民力的损耗,亦可得到充足的兵源。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政令的实施,陈平交给了程昱,张昭等人。

    陈平急切希望,琅邪之兵民,在第五政令下,可相互转换。

    兵与民,皆可为兵。兵与民,亦皆可为民。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补充兵源的同时,亦可补充民力。

    处理完重要的第五政令,陈平迎来了第二事件。

    事件二。黄巾围与北海,北海郡城,危在旦夕。

    因事件紧急,陶谦亲自提笔,写下书信,命传令兵,连夜转交与陈平。

    书信的内容为。

    “北海黄巾复起,作乱已有半年,现越发强大,以包围北海郡城。”

    “老夫命徐州别驾糜竺,去北海探知情况。糜竺与平原国相,刘备刘玄德相遇。”

    “经刘备告知,陶谦派太史慈,求助与他。解北海之围。”

    “然黄巾势大,刘备亦兵少,在攻打黄巾时,被其围攻。”

    “刘备带着糜竺反向突围,撤入北海郡城。现糜竺与孔融,刘备等人,一同困与北海。”

    “孔融命部下以箭信回报,求老夫相助。”

    “现形势紧急,老夫以州牧身份,命琅邪太守陈平,即刻率琅邪之兵,兵发北海。”

    “次要目的,攻打北海黄巾,解北海之围,主要目的,救得糜竺,不得有误。”

    看完了书信,陈平眉头紧皱,陷入了思考中。

    陶谦的的书信,信息量不可谓不大,必须从长计议。

    陈平满脸凝重,立刻召集戏志才,程昱,李儒等谋士,进行商议。

    “主公,依局中局之战略,此次救围北海,乃主公之良机。”

    “在解救北海时,主公可运用各种手段,掌控北海郡城。”

    李儒的话,说到了陈平的心坎里。陈平在看信之时,第一想法,亦是这般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