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先生

    第一百二十章 先生 (第2/3页)

用途。

    当然,盐除了被用作处理食材外,仍处于农耕社会的兰河帝国,畜力是极度重要的,无论是耕田用的黄牛,商队的马匹还是军队中的战马,都会消耗掉大量的盐。

    大概是名单写不下了吧,林昊炎这么想。

    “恳请陛下,惩处凶手!”那人见林昊炎还在思考,并未发怒,便变得更加大胆了起来。

    事实上,他的请求无可厚非,毕竟夜狼发起这次的屠杀没有过于正当的缘由,而为恩师请命这个出发点却正当无比。

    换句话说,他和台下的官员一样,是“正义”的一方,他便有了大声叱责不忠不义的道德高点。

    “先生今日要讲什么故事?”林昊炎问。

    “陛下先尝尝这是什么?”刘慕松拿出一包纸袋摊开,里面尽是雪白的颗粒(精盐)。

    “糖?”

    林昊炎用手指沾了些尝。

    “好咸,是盐。”

    “对,这就是从东海海水中晒出的海盐。”

    “用太阳晒就能晒出盐吗?”林昊炎好奇。

    “正是,只要有海水,盐随手可得,可是陛下可知道,这一斤盐却可换十斤米。”

    “可是为什么盐要卖得这么贵,您也说了,煮盐并不是难事啊?”届时,年幼的林昊炎在得知了盐在民间流通的价格后,向正值壮年的刘慕松提问。

    刘慕松宠溺的看着他,给他讲了个故事。

    很久以前,齐桓公与管仲论政。齐桓公想要扩大税收来增强国力,然而管仲却认为:“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即是,税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所以最好、最理想的办法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据此,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使纳税者看起来没有纳税而实际上已经纳了税,这样就可以收钱还不至于造成百姓心理上的抵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