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北庭之变

    第三十二章 北庭之变 (第1/3页)

对于西北的战事,赵复一点儿都不紧张,在赵复眼里不外乎是野蛮人的入侵,在绝对的武力和智力文明面前野蛮是起不了作用的,至少在赵复眼里是这样认为的。赵复忽略了在这片承载了漫长历史的土地上,野蛮对于汉人文明的威胁从未减少。

    至少这还是片没有被科学所统治的土地,力量在最大的程度上就相当于蛮力。所以赵复错了,并且错得很离谱。

    作为一个习惯用飞机飞行时间来衡定距离的人来说,西北的广袤就算是让最勇猛的勇士骑最烈的马,不花上数十天的时间也不可能跑得玩。

    并且赵复对于战争的理解有些过于理想,这也不怪赵复,虽然经历过一场相遇战,但是千人的战斗与数万人的战争完全不同,更别说这一次的北胡更是举族之战。数千人的战场,一个英雄的出现可以极大的鼓舞己方的士气,但是数万人的战场,一个英雄决定不了什么,只有让己方的人都成为英雄。

    赵复当过一回英雄,但是他不可能一直当那一个英雄,纵使以他的实力也无法做到在数万人的战场上来去自如。将几千人的局部摩擦当做战争的全貌,实在是管中窥豹了。

    北庭,已经没有左帐王庭和右帐庭的区别了,矗立的北庭的王帐只剩下一座,代表着左帐王庭的旗帜已经消失不见,原先式微的右帐庭取代了左帐王庭。

    现在北庭新的主人是右帐庭大汗的长子阿胡裕,阿胡裕的发家之路十分坎坷,虽然是长子,但是是庶出,地位并不比其他的幼子优越。而北庭虽然名义上由左右帐庭共同执掌,但是掌握兵权的只是左帐王庭,因此虽然阿胡裕出生于右帐庭,但是身份地位甚至不如左帐王庭中的官员。

    好在阿胡裕虽然没有太高的身份地位,但是在青年一代中却有着不低的声望,尤其是不借助左帐王庭的军队仅靠口才就平定了数个部落的叛乱,又用自己的性命担保减免了来自左帐王庭的责罚。

    这一次的政局动荡与其说是政变,倒更像是一次更迭、换血。阿胡裕在获得大量英雄好汉的支持后暗中杀死了自己的几名弟弟,然后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让贤。在完全掌握右帐庭后又开始暗中向着左帐王庭渗透,他也知道自己能倚靠的绝对不是那些靠着许诺重金便答应自己的老臣,而是那些有着冲劲,有着更加长远梦想的年轻人。

    阿胡裕一边暗中向左帐王庭中掌握实权的大臣许以重利,一边在地下秘密结成兄义舍,笼络英雄豪杰,以及大臣重臣的孩子,进行洗脑式的教育。

    阿胡裕一连积蓄了数年,终于在这年冬天,左帐王庭与整个北庭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北庭既可以是西北胡人占据地盘的总称,又可以是王庭所在地。冬天向来是北庭最缺乏物资的季节,与从事定居农牧的汉人不一样,胡人冬天只能躲在帐篷里吃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