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两次危机 两次渡过

    第六十七章 两次危机 两次渡过 (第2/3页)

你会发现,在1988以后的这几年,中国面临着物价上涨,消费降温,企业大面积倒闭,大量人口失业等诸多困境,而国际上最大的红色政权也最终解体,所以,在这几年,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经济会从此会一蹶不振。”

    方伟晨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酒接着说道:“不过,中国却并没有如大多数人所预期的那样走向衰落,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听见方伟晨的提问,杨广摇了摇头,表示不了解。

    方伟晨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1990年沪深两市的开放,这意味着中国开放了资本市场,老百姓的闲钱不用死死地存在银行了,中国人也有自己的股市可以进行投资了。两市的开放无疑是标志性的,曾经意识形态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悄然发生着改变。第二个就是1992年******同志的南巡讲话,此次南巡可谓是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很多耳熟能详的小平同志的讲话都是这次提出来的,比如‘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次南巡让很多人看见了********的机会,所以在这一年,有无数的公务员和知识分子开始辞职下海经商,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精英分子第一次集体加入到创业的一年,这也是中国重新推动商品经济改革的一年,被人们称为全民的第二次经商热,当然,这一年下海经商的人也有着特殊的名字,叫做“92派”,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1992年看见了春天吧。第三个原因就是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让市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力量。’这句话听着很熟,它被新闻无数次的提起过,这标着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讨论,从此再没有中国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了。这三个重要原因让中国摆脱了198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中国从此走进了新的发展时代。”

    听着方伟晨讲的出彩,杨广连连点头,这是他喜欢向方伟晨讨教的原因,因为方伟晨在创业之初便一直研读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发展史,同时也对很多时间节点有着深度的研究,他知道,不同节点上发生的大事会对整个经济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同时也知道这样的改变可能会对自己的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利用这样的大事件。杨广回味了片刻说道:“那第二次衰落呢?”

    方伟晨喝了一口杯中的红酒说道:“这第二次衰退又是发生在1988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