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五十米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五十米 (第2/3页)

    不过纺织工厂的扩大无法一蹴而就,扩产不但需要建造机器,修建厂房,还需要建造别墅给工人居住。范家庄附近的泥瓦匠几乎都被李植雇来了,他们日日不停的搬运建材,打桩砌砖,糊泥刷粉,把范家庄城南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不断扩产的纺织工厂这几个月产出了不少李家精布,全部堆积在仓库里,几乎把仓库都堆满了。

    好在从五月底开始,李植的船队就开始跑平户航线了。李植没有把查云克和天津张家六条海船买来那些小船也需要一套船工,效率实在有些低。但是李植把这六条小船的熟练船工全部雇佣了,让他们在自己新造的船舶上出海。

    五月上旬登州、莱州的造船匠们又造好了五条尖头大船,装上蒸汽机后,五艘新船便在五月下旬开始跑日本航线。如此一来,李植便有十五条大船跑日本航线。这些蒸汽机轮船不需要等待季风,日日在中日之间来往,运量惊人。

    除了李家精布,李植还把中日之间有差价的生丝、瓷器、铁器、纺织品、白糖等等全部运到了日本,把两国之间的差价越压越低。

    ####

    五月底,李植去盔甲锻造作坊看了看。

    经过一年的发展,这个盔甲作坊已经有相当的规模。盔甲作坊用蒸汽机带动锻锤锻造钢质盔甲,效率颇高。虽然开始时候李植只准备装备三十台蒸汽机,但最后随着对盔甲的需求越来越大,李植还是把蒸汽机数量提高到了六十台。

    如今盔甲作坊有一百多工匠,两人操作一台锻锤,还有杂役六十名,管理蒸汽机。

    这个盔甲作坊如今一年能生产盔甲一万多套。

    当然,盔甲作坊的扩产对坩埚钢的需求又增加了。李植同时还把炼钢作坊的规模扩大了两倍,让钢产量提高到每月六万斤。

    李植对盔甲的要求是三十步上能防范弓箭直射,所以工匠们锻造的钢甲颇厚。正面胸甲足有三毫米厚。而且一套盔甲不仅有胸甲,还有裙甲、护腿、护肩和护臂。正面防护十分完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