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念报

    第五百零六章 念报 (第2/3页)

章何老三都没有仔细听,但最后一篇文章引起了何老三的注意。

    “均平田赋,天津九成百姓平均减负五成。”

    这篇文章讲的是天津均平田赋以后,百姓负担大减的事情。这事情也算是和百姓们利益攸关,喝茶的农民们都听得十分认真。

    “均平田赋后,原先被不公田赋重压的小民自不用说,负担大减。便是原先投献到士绅门下的农民,也尝到了好处。士绅为了避免田地被没收,主动被动地将地租降低到一斗以下。比起原先动辄两、三斗的地租,这些投献农民也负担大减。”

    “一个均平田赋的政策,竟让天津的乡镇大为繁华。原先空荡无人的市镇,如今到处是茶铺、酒铺。卖肉的、卖布的、卖油的商贩,原先只有城里有,如今乡镇里随处可见...”

    听到评论员介绍天津的情况,听报的百姓都沉默了。谁不希望少交几斗地租,多吃几口肉啊?眼看着天津的百姓因为津国公的政策已经富足起来了,而山东的农民依旧在忍受士绅的欺压,这一对比...

    要不是有《山东日报》这样的报纸,山东的农民甚至不知道在天津发生了那样翻天覆地的大事。若是山东有一天也能均平田赋就好了,那日子就一下子好起来了。

    便有农民大声喊叫,为天津的政策叫起好来。店家见气氛好,拿出一个铁盆出来接赏钱,并不富裕的农民们你一文,我一文地往盆里扔打赏,最后竟扔了薄薄一层。

    何老三没舍得打赏铜钱,听完了报纸最后一篇社论,他叹了一口气。他一口把桌上的茶喝完,一拍手站了起来,往自家的柳河村走去。

    走到村口,他看到七、八个村里的男妇正站在梁老爷的家丁梁七旁边,听梁七读《三王日报》。

    梁老爷是附近有数的大地主,名下田地无数。自从《三王日报》问世后,梁老爷就派出家丁到附近几个村子免费读报,总是第一时间把《三王日报》的文章传达给村民们。

    一些无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