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均赋

    第六百零二章 均赋 (第1/3页)

    方老二揣着十七两七钱银子,战战兢兢地来到了昌邑县县衙,准备交税。

    方老二是独生子,从早亡的父母那里继承了二十一亩旱田。他是个胆小怕事的性子,看到今年收成不错,就早早揣着银子来交税了。

    “租曰夏税,曰秋粮,凡二等。夏税无过八月,秋粮无过明年二月。”

    方老二这样势单力薄的自耕农,正是衙役重点欺压的对象。本该由逃税士绅们缴纳的田赋,一层一层地堆在方老二的身上。那些衙役罗列各种名目,硬是要方老二的二十一亩旱田缴纳一石一斗的夏税,六石三斗的秋粮。

    按照现在二两四钱一石的粮价,方老二一年要缴纳十七两七钱的折色银子。

    这田赋是压在方老二身上的沉重负担。

    刨去留存的种子和田赋,方老二一年只能收进八石五斗到自己家里。这还是账面上的,若是在往年,卖粮给粮庄时候还会被那些缙绅老爷咬一口。那些粮庄三两一石卖米,二两一石收米。为了缴纳七石四斗的折色银子,有时候方老二最后要贴九石粮食进去。

    所以方老二很穷,到二十岁了也没有人给他介绍媳妇。方老二琢磨,以自己这没出息的性子是要穷一辈子,怎么也不可能娶上媳妇了。

    不过今年,方老二的收入好了一些。实际收入家中的米面比往年多了一石半——全赖津国公为民做主,这些年在山东的各乡镇县城都开出了平价粮庄。如今粮庄和农民买米面一石给价二两三钱,向农民卖米面一石给价二两五钱,只赚一丁点薄利,大大实惠了方老二这样的小农。

    方老二在平价粮庄里卖了米面,得了不少银子。所以方老二今年早早就来到了衙役交税,只有把税交完,把压在心头的这件心事解决了,方老二才能开心地享受今年多出来的一石半米面。

    有了这一石半多出来的粮食,方老二中秋节可以吃饼了,过年可以买些肉来吃了,还能扯几尺布做一件新棉袄了。

    方老二想着想着,往昌邑县衙门走去。走到衙门的户房,方老二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