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发兵

    第八百二十三章 发兵 (第1/3页)

    曾作泽取来毛笔,在那份模拟题上开始答卷。

    那模拟题中的题目大多是选择题。法律的题目倒是很简单,曾作泽基本上都能分辨出正确答案。但是公德题目就有些让曾作泽犹豫了。那出题人出得十分狡猾,总是设计一些模棱两可的场面让答题人根据公德观念做选择。曾作泽花了一个小时从头答到尾,最后一对答案,得到的结果却让他大为失望。

    40分法律题,曾作泽得了37分。而60分公德题目,曾作泽只得了30分。合起来,曾作泽一百分的模拟题只拿到67分。

    这分数,显然是进不了最热门的法院的。恐怕就是做个警察都有些困难。

    冯子山看了看曾作泽的答案,微微一笑。

    曾作泽看了看冯子山在另一份报纸上的答案,发现冯子山竟得了83分的高分。曾作泽有些不服气,抓着冯子山问道:“冯兄,我这就有些不服了,我明明是按照公德观念去答题的,怎么会错这么多?”

    “比如这道题。养羊能手董二善于育种山羊,经过十几年的育种,产出的羊肉肉质鲜美十分畅销。同村的农民要求董二提供优质羊羔,愿意补贴董二十两银子,作为补偿董二育种花费的精力。董二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问,是董二对还是同村村民对?”

    “董二若是散播优质羊种出去,就能富裕一村人。而且村民也给了董二报酬。董二育种这些年并没有花费额外的时间,只是花了一些心思,二十两补偿已经不少了。从公德的角度看,董二怎么都该把羊种散播出去才对啊,这样才能让大家收益啊!一人富不如一乡富。为什么答案上却说是董二对呢?”

    冯子山哈哈大笑,说道:“贤弟,你还是没有弄明白何谓公德啊。”

    “要知道董二这优质的羊种,价值绝不止于二十两。如果董二在村民争执下便宜把羊种交给村民。那以后谁还会花大功夫研究改良山羊品种?大家都等着别人改良羊种,自己去讨要羊羔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