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答对

    第九百九十二章 答对 (第2/3页)

兵两万的事情。而且这南京的兵马必须是骑兵,要保证能日行百里,能最快速度杀到江南的任何地方,抓捕违抗圣旨的奸佞。”

    朱由检和王承恩对视了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

    显然,崔昌武已经代替李植答应了驻兵南京的事情。崔昌武显然已经接受了不做首辅而做次辅的安排,准备督促李植出兵。

    有了崔昌武这句话,事情就成了一半。

    朱由检笑道:“崔相公如何站着说话,坐!来人,上茶!”

    崔昌武想了想,坦然坐了下去。过了一会儿,便有小宦官送上了乌龙茶。

    崔昌武说道:“臣这些年跟着齐王,倒是学了一些治国的方略,请圣上明鉴!”

    朱由检抚须说道:“崔相公请讲!”

    崔昌武说道:“齐王常言,民以食为天。我大明朝这些年灾荒连年,最缺的就是粮食。一些遭灾地方粮食价格翻了几番不止,百姓易子相食,争先投贼。所以臣以为,治国的第一步就是足食。”

    “均赋之后,便要建立法庭,在乡村间树立规矩。规矩很简单,谁出力谁得益!我大明土地辽阔,地方上可以开垦的土地以亿计。只要乡间有了规矩,百姓们开垦荒地能够自己耕作不受盘剥,则无数的荒地都会变成良田。”

    “开垦新田需要的农具,水车,都可以向天津购买。天津大批量生产这些东西,价格十分便宜。百姓十户人一甲联合起来,往往只要投入几十两银子就能开出几百亩田地出来。”

    “有了新田,百姓们就能足食,朝廷就有了更多的田赋。则民富国强的第一步便成了。”

    “而这第一步的关键,就是法庭法院要公正无私,在地方上树立规矩。按齐王的话来说,只要产权一清晰,社会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最大化。”

    “臣执掌法纪多年,最擅长镇压奸佞铲除屑小,所以若天子以臣为辅臣,臣敢担保大江南北的法院法庭都能发挥作用,厘清地方上的种种丑恶。”

    听到崔昌武的话,朱由检有些意动,抚须不语。

    如果崔昌武所说的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