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一章 无中生有

    第一千七十一章 无中生有 (第1/3页)

    听到李植的话,关帝庙内外的人都愣住了。

    建立特区?让外地人去海边建一座新城?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这座特区新城建在无人的盐碱地上,所有人都是外地迁入,再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这个特区的口号就叫做‘来了就是北圳人’!”

    李植现在要建一个特区新城的规划其实也是应运而生。

    经过李植的催化,一镇九省已经走到了工业化时代的初期。在严格法律和专利制度的保护下,工匠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高涨,整个社会处于工业大爆炸的前夕。此时的一镇九省和八十年代的中国极其相似,正面临一场史诗般地工业大发展。

    而工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后世中外的经验证明:接下来的几十年,一镇九省将飞速进入城市时代,大多数农村人口都将从乡村转入城市,成为市民。

    静海县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问题,其实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山西、北直隶来到静海县务工的几万人表面上是外地人,实际上就是从农业地区流入工业地区的新市民。

    但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过程中,必然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各地积累,已经变成了巨大的矛盾。在静海,本地人和外地人因为对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出现巨大矛盾,最后激化成为了械斗,一下子就死去了几十条人命。

    但是李植知道,接下来一镇九省面临的大工业城市化会比现在静海出现的小工业浩荡百倍,而其中产生的矛盾,也会激烈百倍。如果李植不能妥善处理其中的矛盾,整个社会可能会经历一场巨大的动荡。

    静海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受到歧视而把仇恨发泄到李植的生祠上,可见这种矛盾的破坏力。若是外来人员的数量翻十倍,歧视和矛盾累计的时间增加十年,这股仇恨最终会怎样爆发出来?

    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李植必须引导,釜底抽薪将产生矛盾的源泉抽走,将这个矛盾的根源解决。

    在大沽港北面建立新城既符合大工业时代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浪潮,又能解决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