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董家布庄

    第三十五章 董家布庄 (第2/3页)

棉纱,然后织好布卖布给你!”

    那董至义点了点头,说道:“棉布纺织一直集中在江南。我们把北方产的棉花贩到江南,又从江南买布卖到北方,来回运费不说,便是被钞关收的税费都要不少。若是在天津设厂织布,直接取北方棉纱供应北方棉布,是一条明路。”

    李植插话说道:“我一个月要织布一万多匹,董老爷给个便宜的纱价!”

    董至义捻了捻胡须,淡淡说道:“这位小友要做这么大的织坊啊!”顿了顿,他说道:“棉纱的市场零售价是七两五钱一担,我便给你个批发价,七两四钱!”

    李植哪里愿意接受这么高的价格,耐着性子和那董老爷讨价还价,最后议了个折中的价格,七两一担。说完棉纱价,两人又商量起棉布售卖的价格。

    “董老爷,市场上棉布收购价是多少?”

    “我从市场上零散织户收白棉布的价格,是九钱一匹。”

    “我就按这个价格,每个月卖一万多匹给你如何?”顿了顿,李植说道:“不过我的布有个特点,是一般棉布的两倍宽。做衣服时候可以把布裁成标准宽度,也可以不裁布直接用两倍宽的布做衣服,可以做出新花样来。”

    “哦?还有这样的布匹?”董至义沉吟了一阵,抬头说道:“这样的布倒是稀奇,定会十分畅销。小友卖的若是这种布,无论多少我都按市价收购!”

    “好!一言为定!下个月我便来你这里进货销货!”

    “一言为定!”

    找到了进货销货渠道,李植便开始招募人手了。

    李植给织工的待遇还是按以前一样,二两银子月钱,三餐有肉。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李植这次招募的男女都要。

    明代织坊广泛使用女工。万历朝的首辅徐阶大肆经商,就曾经开了一间规模很大的织场,雇了很多织布女工,每年生产大量织物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李植雇佣女工做织工,在明末人的观念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李植招人给的福利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