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波特兰水泥

    第五十八章 波特兰水泥 (第2/3页)

有些得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过几个月你就能看到这座新城了!”

    “不愧是天津城东李家啊!凭空建出一座县城来!”那陶有茂呐呐地感慨了一句,突然有些着急了,他眼珠子转了转,噗通一声跪在了李植面前,匍匐在地讨好地说道:“官爷,这修城墙包砖的活计,你可要分些给我做。我手底下两百多工匠日日等着活计开张,赚饭吃呢!”

    李植正色说道:“那要看你们修的这营房的质量了,营房的质量好,我便把修城墙的活计分给你们!”

    陶有茂在地上磕头说道:“官爷放心,我们一定十二分用心,做好这些营房!”

    既然准备开建城墙,要大规模地使用胶凝材料,李植就要开始制造水泥了。

    明代粘合砖石用的是三合土。《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名曰三合土”。这种三合土需要糯米,成本高昂,直接导致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造价昂贵。而且比起水泥来,这种三合土的质量远远不如。

    李植修建保命用的城墙,当然要用最好的材料。

    李植选择生产的是波特兰水泥,这种十九世纪早期的水泥生产简单,坚固耐用。

    波特兰水泥成本上比三合土低许多,效果却比三合土还要好。不仅是修建城墙要用水泥,随着李植事业的铺开,以后各处土木工程的量一定不会小,这种水泥处处都要用。

    烧制波特兰水泥需要石灰石和粘土,烧好后配上少量石膏作为缓凝剂。石灰石和粘土都是极便宜的东西,得来容易,李植找到矿商订购了十万斤石灰石和三万斤粘土,所花费不过几十两银子。石膏在明末也有矿产,是作为一种药材使用的,也不怎么贵。李植在天津城里找到一家大药行,讨价还价,以三文钱一斤的价格订下一千斤石膏。

    水泥生产讲究的是两磨一烧。煅烧前石灰石和粘土要磨细成粉末,在立窖中使用一千三百度高温煅烧,煅烧后要将得到的水泥再磨成粉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