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废氏称姓

    第二百三十三章 废氏称姓 (第1/3页)

    子婴这一提议可是引起了不小心的争议,殿上朝臣一脸疑惑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泰然处之者亦有之。

    氏可以理解为姓的一个分支,同一个姓的子孙往往繁衍出无数个分支,这些分支往往在保留姓的同时,取一个特有的符号作为自己这一支的标志,这便是氏。

    而往往会为自己的分支以氏命明的一般都是那些“混得比较好”的分支,故而多以国、以封邑、以官位为氏,甚至有些氏直接传承自上古圣王,故而氏代表了一个人的出身贵贱,甚至可以说是贵族所独有的。

    一称××氏就自然代表了出身于某个诸侯世家,家世渊远。

    而姓不过是用以区别婚姻而已,同姓不得通婚。

    这一点从男女的称谓上也可以看得出来,男子一般称氏+名而女子则不能称代表自己祖先荣誉的氏,毕竟嫁出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了,只能称呼姓+名。

    就拿秦国王室而言吧,嬴姓赵氏,赢姓的始祖乃是颛顼帝之孙皋陶,被舜帝赐予赢姓,此为赢姓之始。皋陶十世孙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故而造父的后人以赵为氏。

    秦国王室之祖秦非子与赵国王室之祖叔带都是造父的子孙,故而秦赵两国可以说是同宗同源同姓同氏。

    一说自己乃是赵氏,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造父的后人秦赵两国王室,而说是赢姓则不会联想到这么多,毕竟赢姓是我国上古八大姓之一,姓的太多了,单是从赢姓衍生出来的氏便有十四个之多。赵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子婴这一提议,便相当于让所有的人放弃代表自己尊贵出身的“氏”,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而更多的出身平民的的官员则是无所谓,毕竟自己出身低微本来就没有氏。

    “陛下以为赵氏于民间何如?”面对始皇的疑问,子婴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话。

    意思便是您以为赵氏在民间怎么样?

    众所周知,赵氏并不是秦国王室所独有的,被灭掉的赵国王室也是赵氏,然而赵国灭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