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彭越

    第四十三章 彭越 (第1/3页)

临近大野泽,一路上的村庄、城郭便显得愈发的破败。

    大野泽处在三国交界之处盗匪横生,且子婴行进的这一方向虽然仍然属于齐国,单已非齐国故地,且在齐长城之外,一旦战争发生肯定是属于那种最先被抛弃的区域。

    故而齐国并没有下力气发展这一区域,反而是对这里的老百姓课以重税,导致这一块区域的居民比之齐国内地而言生活相对贫困。

    但据了解这些还是好的,至少他们还是齐国正儿八经的“国民”,生活至少要比生活在大野泽上的渔民要好得多。

    那些渔民基本上都是一群无依无靠,没有自己的居所,整日生活在船上,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世世代代在大野泽上漂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国家之所属。

    在大野泽周边乡郭人口中,飘荡在大野泽上的这一群人都是一群没有土地的“贱民”。

    一行人路过一个村庄的集市,子婴跟夏可一打招呼。“走下去打听一下。”

    下了马车之后便径直向着一个卖鱼的摊位上走去。

    卖鱼的摊主是一个精瘦的汉子,身上除了重要部位其余地方仅仅用一些芦苇编就的草席遮身,甚至裹不住自己的身体。

    摊主的身边一个衣着稍微完整点的妇女蹲坐在一块青石之上,怀里拦着两个约莫五六岁衣不蔽体的小女孩。

    鱼篓中大约放着五六余条尺许长的草鱼,来来往往的人们虽然多有询问,但对摊主的态度都不怎么算得上和善,鱼也便宜,往往一小把粮食便可换取一条大草鱼。

    大野泽附近卖鱼的基本上都是湖上的居民们,子婴略一估量哪怕把鱼全部卖完,换的粮食也不一定够这家人一天的吃食。

    下了车的子婴径直向鱼滩走过去,卖鱼的一家对子婴的前来明显有些紧张。

    这也难怪,此地贫困。哪怕不算他们这些大野泽上无家可归的渔民,附近岸上的平民也并不富裕。出门能有一套完好的衣服的都可以算作中产之家,而子婴一行人不但坐着马车乘着高头大马,而且一身的穿着在他眼中更是华丽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