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2章 灭火

    第0812章 灭火 (第1/3页)

    “手段不错啊。”

    林海文瞅着这动静,对程杨越这帮人有点刮目相看。

    还以为他们顶多是在拍卖会上炒炒价格,然后找几个媒体烘托一下,再给凌瓷贴贴金,就够拿去骗暴发户钱的了,没想到,现在可真是去啊全球化的时代了,连搞个炒作,都这么国内国外一条龙。

    扶桑的杂志,扶桑的拍卖,这俩都还是满正规的,并不是什么野鸡媒体之流。

    国内再蒸发一波,连带林海文自己,本来就是热得发烫的人物,就把凌瓷一股脑地冲了上去——关于拍卖级凌瓷和常规型凌瓷,两者之间还就正儿八经地被分出一二三等来。

    天成地产的老总买下的那个笔洗位列一等,号称是目下所有出世的凌瓷中最为精湛的一件。

    这个评语一出,笔洗的估值瞬间的,从似乎已经高得不能再高的102万,飙升到150万。

    而程杨越手中那只如意扁瓶,则屈居二等,但也从38万估值升至50万左右。董飞燕那只富贵鱼缸,则因为兆头好,也位列二等品,同样从22万,翻一倍到45万。后续在京城和天南的拍品,比如扶桑那只小碗,大多都只能名列三等,估值从十几万到三十多万不等。

    这么一整,似乎正儿八经的一个拍卖级凌瓷市场,就这么突然形成了。

    有产品,有标准,有市场,有评价。

    盛世陶瓷似乎也是抓住机会,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有近60件拍品先后出现在全国各个拍卖会上,扎扎实实地赚了一笔钱——总的拍卖额度达到了1700多万,甚至超过同期好些古董瓷品种,真是掉了一地的眼睛。

    这样火爆的行情下,当然会有质疑。

    大众质疑半流水线化下,盛世陶瓷手中究竟有多少,以后还会生产出多少的拍卖级凌瓷。

    这会儿,盛世没说话,但有一位评论专家,来自华国艺术研究院的孔明芳——男的,他信誓旦旦地提出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