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徽赵之间

    第五十四章:徽赵之间 (第2/3页)

救人,也是要分主客观情况的,有的时候还得脸皮厚,厚了才能立足。

    老赵是救过我命的大哥,我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重复农夫与蛇的故事。

    面对赵一如既往的固执,本来我想劈头盖脸的说教他两句,但转念一想,感觉还是算了。

    现在我觉得,对赵海鹏这种人,与其直言不讳,不如“曲线救国”。

    既然要想解开他心里的结,我就必须先要了解他们鲁南赵家和泰山徽家之间的种种恩怨联系,在做定夺。

    虽然想知道这些,但我明白直接问赵海鹏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好在赵水荷还在我身边,似乎这个丫头,也知道一些当年两家间发生的“时事”。

    ……从徽老爷子的医院回到饭店之后,第二天我得了一个空闲,把赵水荷单独叫道一处,问了她那个盘亘在我心中许久的问题。

    我说道:“水荷,你上次在德州的时候,说知道赵海鹏和徽家的瓜葛,能不能和我详细说说,让我心里有个底。”

    水荷本能的点了头,可她看着我严肃的面色,又有些诧异,于是先开口问我道:“你怎么对赵海鹏的事如此上心?”

    我无奈一笑,随后把自己手臂上因徽家而受的外伤亮出来道:“咱们这位‘大方丈’爱管闲事,我不想看着他和你我,因为‘仗义’而死。”

    我的话,冰雪聪明的水荷妹子一听就懂,随后她点着头,冲我回忆起了鲁南赵家与泰山徽家之间的,那些瓜葛往事。

    ……三十多年前,五脏庙鲁北地界的餐饮生意,是由三个家族掌控的,分别是徽,赵,雷。

    这三家中,徽家人多为鲁地党政高干的“御厨”,人脉最广,赵家有从明至清的六百年传承,道行最深,而雷家是刚从海外回国的台商,最为有钱。

    三家人里,最为特殊的是那个姓雷的家族,其势力原本是扎根在台弯地区的“五岭殿”后人,直到改革开放,才回到大陆,以“客家”的身份,入鲁打拼。

    雷家从台北来鲁北做生意,首先要围人,而他们借着资金优势,第一个拉拢的就是赵海鹏的赵家。

    当时的赵家,一家子老实人,赵海鹏的爹赵德广思想也很单纯,只以为雷家拉拢他们是为了餐饮上的合作,并没有什么非分。

    可实际上,这个外来的雷家人,却有自己独特的算盘,他们来鲁地开饭店,真正的目的却是以此为掩护……搞走私。

    原来,在海外混迹的雷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