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节 把麻烦交给大明

    第六百四十四节 把麻烦交给大明 (第2/3页)

伍崇曜给他看这些报纸到底什么意思,李鸿章完全琢磨不透,大明想要介入琉球问题,李鸿章早就清楚了,因为之前大明洋务司就向他表示过,只要清廷愿意出面,大明将全力支持清廷保护琉球。

    可大明毫无介入的机会,琉球是满清藩属国,1866年同治皇帝还给了琉球国王最后一次册封,琉球国几百年来恪守着番国的礼数,从未断绝了纳贡,而大清也从未中断过赏赐,所以哪怕大明兴起,攫取了跟琉球关系最密切的福健,琉球人也没有抛弃大清,转投大明,而是从福州的琉球馆中搬走,在天津设置了新的贡站。

    琉球人不敢抛弃满清,让满清无法摆脱琉球。

    如果可能的话,李鸿章倒是很希望琉球人两面三刀,去转投大明去,那样他也少了麻烦,可是琉球人当时不敢,现在更不敢了,国家都亡了,只能求助于大明。

    不过要是让琉球人认为投靠大明,能帮助他们复国的话,他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投向大明吧,可这话他李鸿章不能说,也不敢说,一旦在这种属国危难之际,他告诉属国说去投靠新主,这显然就是抛弃藩属国的行为啊,他身上肯定会背上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李鸿章不怕挨骂,别人骂他软弱也好,骂他昏庸也罢,这些都扳不倒他,但一旦沾上不义的名声,他的前途恐怕就毁了,这种大帽子不是谁都能背得起的。

    李鸿章突然想到了曾国藩,但他随即就否定了,他觉得他这个老师也背不起这个名声,他也实在不忍心继续让曾国藩给他背黑锅了。

    这时候突然有门子报告说,琉球人找上门来了,琉球人怎么能找到这地方,这里是民宅啊,除了少数心腹之外,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但事已至此,追究谁出卖了他没有意义,他得赶紧跑才是正事。不然被琉球人堵个正着,那就不好看了。琉球人不能拿他怎么样,但是只要前后门前都归上人,穿着琉球的官服,就让李鸿章没法处理。

    所以他得提前跑,否则到时候就只能翻墙了。

    这时候李鸿章突然想到了刚才的想法,推琉球人向大明称臣。

    他又想到了刚才看到了一篇文白不通的文章,那是一片文笔相当粗陋的文章,但是道理说的煞是诱人,评论当然是在骂总理衙门的,作为对比,则褒扬了大明,说如果琉球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的舰队早就进逼东京了。

    李鸿章想到这里,临走前抽出那份报纸:

    “琉球人来了,带他们进来,让他们看这份报纸。别让他们在门外跪着了!”

    跪着实在是太丢人,丢的还不是琉球人,丢的是大清国的脸面。

    琉球人看到这份报纸,应该能自己领悟到,只有大明此时才能帮得上他们。

    也许这也是大明让他李鸿章看这些报纸的意思,李鸿章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伍崇曜的用意。

    李鸿章跑了,他觉得只要琉球人懂他的意思,那么麻烦就抛给大明了。琉球人不是麻烦,后面的日本才是麻烦。

    纵观历史,李鸿章认为日本都是一个麻烦,从元明开始,从越南到朝鲜,都出现过倭寇的影子,日本这个国家,好像就是东亚最大的一个麻烦,越南、朝鲜、琉球乃至大明都深受倭寇之苦。

    这就是一个强盗之国,但打这样的国家却很费劲,大明在朝鲜跟日本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