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回到榆林湾

    第十三章 回到榆林湾 (第2/3页)

出去吧。其实,这次换走6把刺刀我就挺心疼。所以我们必须要生产,生产明朝社会需要的东西。我们这次出去,我感觉那些镜子,玻璃什么的没什么市场,起码在这个地方没什么市场,相反,铁器,香烟,盐需求量很大,在这些东西中,现在香烟不用想,铁器没原料,只有盐是最有可能生产的,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原料,所以盐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利润。只是我不知道从海水中弄出盐来容易不容易,我感觉应该不难吧。”

    程依依奇怪的看了孙天昊一眼:“出门一趟长见识了?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分析问题了,还蛮有道理的。”

    “我本如此。”孙天昊一付正经的样子答道。

    “我同意孙天昊的意见。”说话的是古云鲲,他的精神状态现在彻底恢复了,“我去田独铁矿看过,要想开采难度很大。我们缺人手,因为田独铁矿埋藏比较深,不可能露天开采,需要打矿井,我对这方面只是略知皮毛,不知道这方面有没有专业人士,就算有专业人士,开发起来没有上千人也办不到。而且从矿场到榆林湾,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运输。所以我同意孙天昊的意见,先弄出盐来。”

    “不错,古老师,英雄所见略同。”孙天昊拍了拍古云鲲,又挺了挺胸。

    “其实我倒是有个想法,就不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这次说话的是梁城东,“我们这样只靠交换来获取粮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得自己种地,自己搞农业生产。”

    “道理都明白,可我们现在没地啊,就算现开垦,也来不及啊。”史显扬说道。

    “我知道。”梁城东继续说道,“我想说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借地。”

    “借地?怎么借地?你说的是租地吧,租谁的?”旁边的人纷纷问道。

    “不是租,是借。”梁城东打断了大家的话,“这么说吧,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说,就是技术入股。我这次在黎寨看了一天,他们的生产水平太低了,一亩很不错的水田,才打几十斤粮食,有的甚至几十斤都不到。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但我们完全可以靠现代的技术和经验去帮助他们提高产量,然后我们分成。这次我只是给他们盖了一个牛圈,就换到了500斤粮食,要是把他们的亩产提高几倍,你们说我们能分到多少。我想我们可以现在拿那个田独黎寨作为试点,如果成功,完全可以推广出去。再说,如果在田独黎寨设一个点,将来对于开矿也有好处,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