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3章 那年七月

    第0463章 那年七月 (第3/3页)

甚至是全世界。

    事实上,从36年5月起,岛国就不停地往华北增兵。

    并且,他们刻意和华北的华夏部队制造事端,并频繁的进行军事演习。

    明眼人都能看出,华北的形势很严峻,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民国时期,华夏只是名义上获得了统一。

    确切的来说,南京政府只能控制江浙沪、安徽一部分、河南、江西、湖北、福建等地,还有好几个省区处于相对独立态势。

    不过,南京政府基本上算是统一了华夏,也获得了国际承认,成为华夏唯一合法的政府。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1927年到1936年,是有名的黄金十年时期。

    在这十年之内,面临着内忧外患,南京政府着力韬光养晦,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以图增强国力,从而抵抗外侮。

    在南京政府势力范围外,也就是那些相对独立的地区,存在着多支地方军阀。

    这些军阀和曾经的东北军一样,并不怎么听从南京政府号令,甚至不给南京政府上缴税收,并且经常爆发混战。

    这些相对独立的地区,就包括平津地区。

    长城抗战失败后,岛国强迫华夏签订了《何梅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南京政府撤离了平津地区的政府军。

    作为南京政府和关东军之间的缓冲地区,这里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权,并有29军镇守。

    军长是宋哲元,副军长是佟麟阁。

    29军兵力有10万,下辖五个师:

    37师,师长冯治安,驻扎在北平、南苑、西苑、丰台;

    38师,师长是张自忠,负责天津、大沽、沧县、廊坊;

    132师,师长是赵登禹,驻守河北省大名、河间;

    143师,师长是刘汝明,负责张家口、张北、怀来一带;

    第9骑兵师,师长是郑大章,负责通县和南苑。

    不过,29军兵力虽然很多,但整个华北的面积太大了,因此兵力比较分散。

    并且,面对鬼子的花眼忽悠,宋哲元的双眼被蒙蔽了,这也就造就了一种很危险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