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三节 梦读《论语》篇

    第一百一三节 梦读《论语》篇 (第3/3页)

会友,以友辅仁。”

    日常生活上说,孔子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两句话的意思都差不多。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回应说:“夫子自道也。”

    孔子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学生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的意思是工场劳工与学府治学要达到的是一种道理。

    孔子说:“民之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子贡问怎样能体现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说是恭、宽、信、敏、惠,恭敬则不侮,宽厚则得众,诚信则人任焉,勤敏则有功,恩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是孔子的感叹:“礼啊,礼啊,难道只是帛书在说话吗?乐啊,乐啊,难道只有钟鼓在发音吗?”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失传,还在人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孔子处处都学,哪有固定的老师呢?”。从中看出孔子学遍九州天下,这一周游七国的路途也是他集六经得大成之路,可谓行千里路破万卷书,风餐雨宿异常辛劳。

    常言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叔孙武叔在朝庭上对大夫们宣讲说:“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这件事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做个比喻,我的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的装潢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论语》出在春秋时期文化繁荣的时代,孔子急于挽救礼废的局面,为安定共存普及仁礼。奈何周天子周幽王被杀,传说中他以宠爱褒姒,而戏弄诸侯,后被犬戎斩杀,一笑倾国故事这才是最最重大的事件。

    进入春秋后的天下以何种秩序再继续这失信的局势?周王室式微,诸侯纷纷自命霸主。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孔子认为“群龙无首”是好相,《易经》卦象说群龙无首是老象之局,龙鳞翻动、各局蓬勃发展,各势在较劲中共存,“拉剧”格局出现了天下七十一贤人鸣志竞效。本意为群龙一起共治,合力治理天下,然而九州蚕食成七国,大局在变动,势盘在衍转。

    拿历史作个假设,那时天下局势催生下的典籍如若未遭受焚毁和坑埋,也许比现在处于我们的时代还丰富,还有那些大量各地卿客逐出九州之外已不可知何地,谁能看到历史的真相呢?

    这些善意的良知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好的、可取的地方。论语自古为历代皇朝钦定之作,宋元明清达到信奉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