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梁祝》

    第二六一章 《梁祝》 (第1/3页)

    看到宗师写出这样一个名字,那十来个大师全都围了过去,像吴老甚至还跟着宗师写出来的谱子轻声哼哼了两句。

    钱浩泽钱老低声的问吴老:“吴老,听这首曲子的旋律,有点像江州南部某地的民歌啊。”

    吴老点了点头说道:“嗯,是有点像江州南部一些地区的民歌,不过这首曲子看起来更成熟一些,或许这首曲子是小宗在那些民歌的基础上汇总而出的一首民歌,要是这样,那么这首民歌的价值可就大了去了。”

    大华国内的这些民乐专家现在已经很少创作作品了,他们现在的精力主要都放在了教书育人方面,当然,他们也都肩负着一个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发掘并整理国内一些民歌,然后将这些民歌系统的归纳好了,如果有条件的,甚至都会改编成合适的演出曲目,将这些民歌发扬光大。

    宗师现在所写的这首《茉莉花》,在前世华夏的民歌界,那可是真是大名鼎鼎。

    这首著名的民歌,在前世先后在港岛回归华夏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燕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华夏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华夏及世界广为传颂,是华夏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华夏的第二国歌”。

    这首著名的民歌曲谱,据说是出自清朝道光时期的《鲜花调》工尺谱,而《鲜花调》最早则是发源于明朝。

    在这个世界,没有清朝这个朝代,但是却有明朝,因此《鲜花调》早在大华建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清朝,因此《鲜花调》并没有被最终汇总并谱写出最终的《茉莉花》。

    在前世,这首著名的《茉莉花》也是在解放之后的1957年被著名作曲家何仿先生,在其整理收集的《鲜花调》民歌曲谱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这一世,何仿先生不曾出现,因此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自然也就不曾出现过。

    这些东西,宗师已经了解过了,因此他才敢在这里写出这首《茉莉花》。

    《茉莉花》的曲谱并不长,歌词也不多,因此宗师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将这首民歌写了出来。

    看到宗师写完,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