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章 民生大事,合适的人选

    1623章 民生大事,合适的人选 (第1/3页)

    战事过后,还有大批历尽艰辛,携老带小的宋民百姓。这些凄苦黎民大多曾遭受金军掳掠,如今也直盼着能与家人有口饭吃,能够过上安宁的日子。

    然而众多百姓当中,有许多是为了躲避兵灾匆匆从本乡中迁逃出来,如今尚可以返回本籍家乡中去,萧唐当然也任从这些宋民的去留。可是有家可归的流民只算是少数,其余有些人便是返归回乡,恐怕家什当初也早被金人掳掠一空,田产居舍也被化作一片白地;另有些人的家园却仍是处于伪齐刘豫治下的地域,眼下自也不愿回去再受暴政鱼肉;还有更多的百姓早金军掳掠奴役,不但有些家人惨遭屠戮,早已是身无外物,也无处可去......萧唐自然也会对他们的生计做部署安顿,而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当然也都是心悦诚服的愿成为萧唐一方府署治下的子民。

    先只是粗略做过统计,光是先后遭掳掠为奴,而衣食住除非得义军周济而再无着落,是以最急需安顿的宋人百姓,数目便已达三四十万之众,这还并没有包括济州治所城内,乃至周遭几处县镇能经战乱后也须安抚周济的民众。

    这些百姓当中,有的是庄稼出身,有的市坊百姓,也有商、吏、士等做各行当过活的人丁,教他们得以安居,先后各执其业。也需要再对这些百姓做梳理另行记录户藉编制造册。单只是搭建营棚暂得以安顿,也并非是长久之计,而义军正偏将佐里面,虽然也有诸如朱仝、雷横、杨雄、蔺仁等做过县衙都头、押院节级出身的头领维持治安秩序,但是人手也颇显不足。萧唐也很清楚如今自己麾下虽说是人才济济,可带兵打仗的正偏将佐一抓一大把,善于治理民政的州官贤臣,以及大批经验老道的胥吏还是十分欠缺。

    辽东保州那边有闻焕章、蒋敬、裴宣、孙定所构成的政官组合打理民政,而于京东路乃至河东路北部抵御,自己身边的智囊许贯忠、萧嘉穗固然也可以暂时独挡一面,但也只是一时权宜措施,萧唐心说也仍需要这些心腹谋臣追随自己继续北上出谋划策。

    而济州府原来的属官胥吏经历金军攻占后降的降、逃的逃,已是十不存一,而期间稍微教萧唐留意的一个消息是:庞万春、唐斌乃至水泊梁山奇袭反攻的兵马复夺回济州治所之时,刘唐于乱战中生擒住当初高俅征讨梁山时济州府拨于官军供给的胥吏,而后于济州沦陷之际又转投金军的王瑾,因恼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