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琴会

    第174章 琴会 (第2/3页)

挤去强。

    杨玉环一路不敢抬头,默默地随着方运走走,无论方运问什么,她都用“嗯”之类的简单回答。

    由于今日是七夕节,路上的人看到都不觉得有什么出格,反而羡慕,少数恋人或夫妻甚至学着两人的样子靠在一起。

    方运不断看着两旁的店铺,很快发现怪不得这里人这么多,原来卖东西的不仅是玉海城,不仅是整个庆国,还有西面的武国、启国等多个没有海岸线的国家的商人,不乏一些豪门甚至半圣世家的产业。

    不过,更多的则是闲散的普通商人,因为来这里开商铺完全免费,只是需要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方运一路看来,两大类物品最多,第一类是文人用的东西,诸如文房四宝、古书字画、书箱桌椅等等,第二类则是妖蛮两族的东西,各种皮毛筋骨血液。

    蛮族还好一些,只有头颅和血液有价值,妖族就惨了,身体每一个地方都有用处,哪怕是做成工艺品也深受人族欢迎,因为许多人的亲友曾被妖族害过用以泄愤。

    方运很喜欢看这些东西,因为能最直观地了解这个世界。

    不多时,方运来到文宝区域,这里就不是普通的摊位,而是一座座房屋,甚至还有一些小广场,许多人在一起或出售东西或在等待人来交换。

    这里的人极少,因为很多人的店铺或门口都设了一层透明的水门,只有拥有才气的人才可以带人通过。

    方运的手臂离开杨玉环的腰,拉着她的手慢慢打量,很快来到一处露天的圆形小广场。

    小广场外围有许多木架,木架上摆着各种文宝琴,足足上百架,那些瑶琴有新有旧,甚至还有的残缺不全,但每一架琴都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哪怕是不懂琴的人见到,也会感到这些琴的不凡。

    其中有几架琴散发着极其清晰的气息,别说方运,连杨玉环这个普通人都能感知到。

    尤其是正当中那架血色长琴,琴体极长。一般的古琴是三尺六寸五,暗合三百六十五之数,但这架古琴比寻常古琴长了三寸多,接近四尺。

    方运立刻想起景国的一把名琴“血蚊”,名字听着不大气,但却是赫赫有名的杀琴,不仅其声如蚊,而且杀妖灭蛮也如同灭蚊一样。这是一架大儒文宝,最后流落在谁的手里无人知晓。

    方运从上面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杀意,这架琴至少屠了上万妖蛮才能有这种可怕的杀意。

    其他琴虽然各有千秋,但却不如这把琴更霸道。

    方运心中不由得一丝激动,他之所以辅修画道和琴道,正是因为这两者和诗词极为契合!

    因为诗画一旦结合,威力必然大增,而琴道的许多琴曲根本就是来源于诗词歌赋,或者与诗词歌赋相应,比如《凤求凰》就是词赋和琴曲同出。

    不仅圣元大陆这样,在地球唐代,《阳关三叠》琴曲源自王维的名诗,《关山月》《捣衣》等琴曲源自李白的古诗,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方运早知琴道和儒家的联系极深。自宋以后,最受欢迎的琴外形就是“仲尼式”,而圣元大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