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价钱,血泪

    第639章 价钱,血泪 (第2/3页)

少得千万之民心,反而更胜从前。

    方运心中暗叹,从理智上讲,景国皇室为了千万百姓,可以退位,但问题在于,历史证明景国子民会被当作二等子民。

    当年景国象州被庆国吞并,除了少数早就暗中投靠庆国的官员,大多数景国官员被调离重要衙门,调任闲职,少数官员甚至被监视起居。

    以至于当年象州的景国官员集体要求迁往古地,一去不回。

    随后大量的庆国人涌入象州,而原象州人被限制在各地,不得随便离开籍贯所在。

    庆国得象州后,真正为的是那一州所能贡献的科举名额,在并入庆国的前十年,象州九成的新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都是从他处迁来的原庆国人。

    直到现在,象州的科举还有严格的审核制度,控制原象州人参与科举的人数,使原象州每年新获文位之人不足三成。

    已经有人推算过,至少要过两百年,象州子民才能获得与庆国子民相似的待遇。

    只是,这两百年的血泪谁来偿还?

    方运不愿意流百年血泪。

    大多数景国人不愿!

    宁可站着流血,也不愿跪着血泪齐流!

    更何况,还有一丝的机会以血换景国长存!

    方运冷冷地看着左相柳山。

    柳山可以把景国卖个好价钱,换取庆国相位、大儒乃至封圣的机会,但为他陪葬的却是以千万计的景国子民。

    最可怕的是,就算庆国与武国瓜分景国,一旦蛮族执意南下,景国子民必然会被大量送入军伍中,担任替死鬼。

    方运看得透,许多军人看得透,左相柳山看得透,但大量的景国子民看不明白。

    他们只知道,去了富裕的庆国或武国,自己的生活必然过的更好,必然能在科举上一帆风顺。

    可惜他们不知道,科举的名额是固定的,土地是固定的,人族需要的一切资源都是固定的。景国人一旦成了庆国人武国人,除了不足万分之一的人有能力争夺,其他人必然会被庆国与武国割掉一块块肉,喂养真正的庆国人与武国人。

    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在景国是什么地位,到了庆国与武国依旧是什么地位,甚至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