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只是泄愤

    第958章 只是泄愤 (第2/3页)

曾子看来,自然不配谈礼!宫掌柜杀妻弑子,无情无义,无法无天,污了父之名,破了亲之爱,毁了礼之家,绝了人之情,此等畜生谁若庇护,本县哪怕拼了殿试不取,也要抗争到底!”

    方运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公堂之上激烈回荡。

    计知白妄图开口,可还未等说话就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仿佛整座公堂整座县城的力量都在排斥他,不得不闭上嘴。

    计知白暗自叹气,方运看似是对周围的人说,实际是在对礼殿儒家众人说。“礼”本来就是规矩,就是读书人方方面面的行为规范,而《三礼》的变迁也在说明。

    《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

    目前影响最大的,则是成书最晚的《礼记》,因为现在的《礼记》记录了先秦时期众圣的言论,包括亚圣曾子和子思子等人的名篇,而两人的名篇恰恰更重个人之礼。

    方运以曾子在《礼记》中《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论点,咬定宫掌柜先无“礼”,那此案就可以继续审下去。

    礼殿不怕读书人用“礼”来否定什么,最怕一点“礼”都不讲,连这层皮都不要。

    礼殿抗拒“礼”的演变,但不代表完全反对。

    计知白心中担忧,“亲亲相隐”原本有一道枷锁,那就是叛国逆种亲人不得隐瞒包庇,现在方运又加了一道枷锁,那就是亲人若违反“仁义礼情”,也可以放弃亲亲相隐,很可能引发圣道之争,万一方运一方成立,那此事反而帮了方运一个大忙。

    计知白犹豫不决,方运却泰然自若,限制“亲亲相隐”乃是大势所趋,从唐朝开始越来越严谨,不要说计知白左相,哪怕宗圣都挡不住这浩浩荡荡的大势。

    殿试,便是让大势与潮流提前爆发的最佳时机!

    方运早就意识到,自己若能封圣,那殿试必将成为最大的根基!

    “证人继续作答!”方运道。

    接下来,宫刘氏的亲人用宫刘氏的话控诉宫掌柜,而孩子的同窗好友也引用他生前的话,彻底让宫掌柜的动机确立,众人的话也成为铁证。

    等所有人说完,计知白昂首道:“哪怕宫掌柜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