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时代洪流

    第1040章 时代洪流 (第2/3页)

    “预备……开始!”

    方运一声令下,所有的蛟马动起来。

    上千蛟马在道路的一侧奔跑,开始十分缓慢,几乎是马挨着马。

    不过这些读书人并不着急,和魁首相比,人命更重要,或者说,在方运面前的表现最重要。

    最前面的蛟马开始不断加速,但是每当遇到行人靠近,都会减速,而后面的骑士也不会赶超,随之减缓速度。

    出了京城二十里,路上已经没有行人,连马车也非常稀少,所有的蛟马开始加速。

    排名前十的都是男子,但第十一的则是一位女子,其后男女相间,所有女子竟然都在队伍的前七百名,最后的三百多骑士都是男人。

    方运仔细一想便明白,饱读诗书的女子,九成九都生在富贵人家或官宦之家,而巾帼社的女子平均家世更高,这些女子中地位最差的也是翰林之孙女或名门嫡女,哪怕自家没有蛟马,也能借到极好的马。

    反观那些男读书人,生在富贵或官宦之家的不足一半,大都是家世平平,顶天是望族或普通富商,蛟马都很一般。

    方运看着这些男子,轻轻点头,这里和华夏古国的古代一样,虽然是统治者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阶级流动最畅通也最活跃,这是其他古代各国远远不能比的。

    孔子的“有教无类”奠定了一个强大的基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受到教育的人是平等的,这种思想深入华夏人的骨髓和血液中,配合科举制度,让底层的寒门最终也能出贵子。

    孟子的“人人可以为尧舜”建立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竟然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这种可怕到骨子里的平等观念,是古代时期其他国度不可能存在的。

    儒家最讲君君臣臣,但这一切是建立在相对的平等之上,若君不君,那臣便可不臣,孔子之所以周游列国,不是因为得不到官,也不是因为不会当官,而是不去辅佐他认为不值得辅佐的君王。

    孟子更是大胆,直接说杀暴君不是弑君,而是在杀一个该死的凶徒,是义举。

    正是这种思想的延续,儒家胆大妄为地曲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