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第1751章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第2/3页)

方运逼得狗急跳墙,留下臭名,那定然要重赏葛忆明。

    葛忆明发觉庆君在态度,宗雷两家也无人反对,洋洋得意望着方运,心道今日之后,必然名扬四海,文名一升,对文位也有助力,只要苦读数年,再经磨砺,必然可成翰林。若能得宗雷两家与庆君帮助,甚至能成大学士,彻底接手葛百万的产业,荫庇子孙,名留青史。

    葛忆明脸上的笑容绽放,完全不把岳阳楼上的方运放在眼里。

    但是,方运看都不看葛忆明,舌绽春雷道:“新历二零三年春,董文丛迁象州,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阅军楼更名为岳阳楼,将增其旧制,刻诗赋于其上。吾作文以记之。”

    方运乃是大学士,口含天言,所有人听完后便立刻理解,这是说去年董文丛升迁为象州牧,经过一年的努力,让象州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让原本荒废的事务欣欣向荣。今年岳阳楼更名,准备扩建,然后在岳阳楼上镌刻撰写诗词歌赋,方运为此事写文。

    这并非是正文,乃是序言或引言,所以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但是,也有不少人发觉方运的用词奇特。

    在方运说完后,就有官员低声议论。

    “方虚圣的春秋笔法越来越高明了,看看宗午源和葛忆明等人,年纪比方虚圣大多了,可一旦被逼到墙角,什么都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真乃是点睛之笔。笔力之厚,影射之巧,笔法之妙,极为罕见,简直如大儒亲书。”

    “方虚圣无微言大义,但方虚圣之言有微言大义。”

    “董文丛来后政通人和,那么来之前,象州如何?自然是政不通,人不和。景国刚接手象州时,处处小心翼翼,庆官气焰嚣张,百姓怨声载道。但是,方虚圣一字不言,却又历历在目。”

    “若政通人和只是影射,那百废俱兴便是指责了。这几乎在指着庆官、庆国官员与庆君的鼻子斥责,把好好的象州败坏至此!庆国百废,景国俱兴,字字如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