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质子乎

    第236章 质子乎 (第1/3页)

    薛允衍目视前方,看也未看薛允衡,淡静的眉眼直若老僧入定:“信?在何处?”

    薛允衡怔了怔,旋即撇嘴,清幽的眸中含了一丝讥意。

    他这位长兄每每说话,皆是这般故作高深状,这一点最叫人瞧不上。

    薛允衍并未理会他的想法,步履安妥,宛似信步闲庭。

    那封信自是绝不可留,看过之后他便立刻销毁了,不过,那信中数语,却烙在了他的心底,这几日无一时不在回味。

    吕氏与天下,竟有如此关联?若是上京吕氏的族人死于此次地动,则陈国必乱?

    吕氏有这样大的力量?

    不知何故,他想起了暗流涌动的朝堂。

    中元帝子嗣颇丰,皇子排到了十一,年满十五的至少有一半,太子便恰好卡在那一半的最后。

    这些长大了的皇子们,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宝座,看着那唾手可得的至高尊荣,必定不会如幼时那样,以为那是天生属于他们的父皇,或是皇弟的。

    薛允衍的表情渐渐淡了下来,那双淡漠的琥珀色眸子,在这一瞬间,悄然变冷。

    似是感知到了他此刻的心绪,薛允衡的声音亦适时响了起来,极低的语声,更是在他少有的郑重态度,一字一句,如入耳鼓:“长兄可察觉,圣上对吕氏,颇忌讳?”

    薛允衍如流云般前行的身影,微微一顿。

    这停顿极短,很快地,他便又衣袂翻飞地往前行去,清寥的语声亦淡然而来:“见信前,不知。见信后,始觉。”

    薛允衡抬眸目视于他,面色沉肃。

    东陵野老的第二信,确然有此奇效。而越是深想信中所书内容,便越是觉得,东陵先生所言,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遥想当年,中元帝若非聘了吕时珠为王妃,那张宝座会归于哪一位的臀下,还真不好说。

    而桓氏的败落,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这种猜测。

    桓氏与吕氏乃是世交,关系匪浅,吕氏虽式微,桓氏对其却多有回护,当年桓氏一力主张先帝立中元帝为太子,吕氏功不可没。

    而中元帝亦是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