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原来用粮食就能收买一个国家
第六百零三章 原来用粮食就能收买一个国家 (第3/3页)
常的无趣,坐了一天火车,瓦西里对于这座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城市非常失望――他今天和巴甫洛夫一个房间,两人抓紧时间好好洗了个热水澡,换上干净整洁的新军装――列昂诺夫同志说外套可以交给服务员,他们会拿去清洗,而刚到酒店没多久就有人来取需要熨烫的衣物。
洗完澡这下就没事可干了:广播听不懂,房间里虽然有报纸,不过巴甫洛夫只知道上头那几个字母叫A..D……,和巴甫洛夫一样属于睁眼瞎!
“天呢!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巴甫洛夫一头倒在床上,大吼一句。
“废话,真不该来!吃完了沙子喝海水,现在两眼一抹黑,连门都不让出,闷都要闷死!”
瓦西里意见更大,在他看来这同坐牢没什么分别!
没有统一安排不能出酒店,看看不懂,听也听不懂,那个真叫难受!按照代表团同英国当局的协商,代表团在英国的所有活动都将会是集体活动,团员们不能单独行动――对于这点英国人是太有经验了!
就像伦敦这会,整个欧洲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只不过行动也受到限制:那些行为举止看上去不像英国人,又不会说英语的同盟们给伦敦惹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
这倒不是盟国的人会到处搞破坏、捣乱,而是伦敦的警察局会忙死:市民们老是发现疑似德国间谍的家伙,报告不断!
结果常常是警察们花上半天才搞明白那人到底谁是:可能是个波兰上士,也可能是名荷兰上尉,最有意思的是伦敦人还曾经逮了个不会说英语的法国少将!
法国将军对英语不屑一顾,还穿了套便装逛大街,东看看西望望老对那些天上的防空气球感兴趣,结果被敏感的市民也逮住了――这下好,连证件都没带,又碰上一群竟然不懂一点法语的伦敦人。
伦敦人还以那家伙是破坏分子,一口子法语腔也不能减轻他们的怀疑;法国将军是骄傲,骄傲到同伦敦人练起了拳击,伦敦人当然乐意奉陪,结果把事情都捅到戴高乐和丘吉尔那去了。
英国人这会不敢把一大群不会说英语的俄国人也放到大街上去,警察局的问题不说,要是碰上休假集体出来的波兰人,那还可能上演一下全武行――老实点吧,老老实实待在酒店里等待安排。
英国人的真正麻烦还没算到来,因为他重要的一个盟友的大军还没抵达英伦三岛――等到美国大兵到了,那英国可就真正热闹了!
“走,去希多连科那坐坐。”瓦西里一把拉起巴甫洛夫,总比闲着好过些。
希多连科同列昂诺夫就住在斜对面,敲敲门,开门的是头发还有些湿漉漉的希多连科。套房,客厅里的收音机开着,不过瓦西里和巴甫洛夫可听不懂里面唧唧歪歪在说点什么。
列昂诺夫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的在听,瓦西里做到他边上,“他们在说什么?”
“北非战况,不过是广播稿,就知道英国人和德国人在阿拉曼附近开战。”说着列昂诺夫关小了声音,“千篇一律,给平民打打士气而已。”
“能不能搜到莫斯科的电台?”
“暂时不行,收音机频率给处理过的,安全部门的小把戏。”列昂诺夫舒舒服服的靠在沙发上说。
瓦西里不死心,“那你就没有办法?”
“办法是有,可我这个套房里还装着两个窃听器,你叫我怎么办?!”最后一句声音超大,对着边上的花瓶用吼的!
这下探出头的希多连科一阵哈哈大笑――这会如果有人正在声音的那头,这耳朵是遭罪了!少校明显是在折腾人。
一个多小时前分配好房间,列昂诺夫就把整个房间检查了一次――一个在花瓶里,另一个更直接,就装在电话话筒里。少校是给英国人来个下马威,这窃听搞得也太业余了:我们是友好代表团,不是德国间谍。
取出花瓶里的窃听器,竟然还连着电线――花瓶很大,连在桌之上,也不怕住客要给它换个地方。
“要不要给其他人打个招呼?”
列昂诺夫摇摇头,没必要,纪律再三强调过的,大家不会说任何机密。
“有没有镊子和小刀?给收音机动个小手术。英国人别先拆光了。”
瓦西里回房间取来一个小医疗箱,里面有少校需要的东西。
拆开庞大的箱子,“还行。”列昂诺夫折腾了几分钟,“行了,装上吧。”
很快,列昂诺夫就收到了莫斯科的信号,听着熟悉的声音,瓦西里几个心情都好了些。
第二天一早组织参观城市,当列昂诺夫几个回到酒店房间后,那些窃听器也不见了。
“学乖了。”
今天大家谁都没说,列昂诺夫不抗议,英国人也当什么都没发生,默契。
、、、、、、
立陶宛,中午12点,热迈克高地北缘,普伦盖机场。8架米格3型远程歼击机正在机库里进行检修,地勤同志们正在飞机两侧机翼内侧接口上炸弹挂架。
米格3已经停产了,这加挂炸弹挂架是要当轰炸机用?米格3是可以携带两枚100公斤航弹,不过这几架就根本没使用过那个功能――没有哪个空军指挥员舍得把宝贵的米格3当强击机用。
不过这次还真是要当轰炸机用,而且还是轰炸远程战略目标――只不过8架飞机不仅仅是“轰炸机“,还担任着检测德国本土夜间实际防空能力的责任――命令直接来自最高统帅部。
西方盟军希望苏联派飞机轰炸德国控制区纵深的战略目标,谈判中认为苏联空军有这个能力,不过斯大林和林俊心里都清楚――去年那次大规模空袭柏林和汉堡是出奇制胜,这才没损失多少架飞机。后来虽然还空袭过几次德国本土目标,但规模都变小,而且损失数量在后来大幅度上升,林俊就停止了那样的战略空袭。
从林俊的角度而言,怎么看这轰炸德国本土的活也该英国人扛过去,现在美国人也会参合进来,更该让西边去对付德国本土――苏联在地面上同德军死磕,前线打得难分难解,哪有闲心余力去进行对德国纵深目标的战略轰炸。
不过这次英国的阿瑟-哈里斯正在组织力量,准备对德国进行千机大轰炸,但对于德国人到底在本土部署了多少防空力量心里还没底。虽然皇家空军一直在断断续续轰炸德国本土,但却够不着德国东部的一些目标,阿瑟-哈里斯强烈要求苏联空军做点事。
莫斯科终于答应一同轰炸德国本土的要求,不过明确限定在力所能及之内,并将在行动中力求打乱德国空军的部署――从四月一号夜开始,将在整条战线上派出数批飞机轰炸第三帝国战略目标。
有些目标不用说是重兵布防,红军这是要混淆视线――顾着东边,暂时松一松西边。不过至于德国人会不会上当,林俊可是不抱什么希望:做总比不干强点吧。
不过斯大林不想让自己原本就不多的远程轰炸机部队去冒险,就是采取夜航都可能损失惨重,战略轰炸不是红军的强项――家当不多要省着点用,对于这一点斯大林很清楚。
统帅部干脆把权力下放至各方面军,统一行动就成了:方面军司令员同志们可没心思理会距离战线300公里之外的任何东西,就让各方面军空军司令员去具体操作。
明摆着这是对西方的敷衍了事,司令员们各有高招:图哈切夫斯基这边更干脆――轰炸机都去轰炸柯尼斯堡了,干脆用战斗机!
这样也好,万一情况危机,丢掉炸弹返航就是,西北方面军这会手头还有些米格3,跑趟柏林没问题。
当然了,敷衍了事归敷衍,该做的还是要做:轰炸是其次,只各自挂载两枚100公斤高爆弹,连个轰炸瞄准仪都没有的八架战斗机顶不了事,就是炸弹全扔到柏林市中心,这一千六百公斤炸弹也就是给它挠痒痒而已。
侦察才是最重要的,德国人的本土防空这段时间到底严不严密?!
普伦盖机场这次带队的是远程战斗机中队长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卡莫津上尉,曾经参加过对柏林的轰炸护航,经验丰富。战争爆发以来已经个人击落7架敌机,集体击落四架。他的队员们也都经验丰富,都参加过对德国的远距离突袭,对于这次任务,飞行员们是很有信心的。
飞行员们只有一点点担心:机械师加的那两个炸弹灵不灵光?!
机械师们在忙碌,卡莫津上尉在作战室给部下做出击前的最后一次讲解:“这次我们携带小号副油箱,从距离上看还给了我们不少的空战时间,不过我建议别和德国夜航战斗机纠缠。那两个炸弹会影响我们的机动性,如果遭遇德国夜间战斗机拦截,对手不多的话,夜鹰分队就扔掉炸弹拦截。当然,如果情况不妙,猫头鹰们也不要带着累赘了,立刻返航。”
“为了保险,我们从波罗的海一侧进入德国,就沿着波兰海岸线飞。这条航线大家都飞过,有点把握。巡航高度3500米,不用氧。在波美拉尼亚湾上空进入德国本土,爬升高度至6000米,供氧,然后就是柏林!返航时伙计们可要注意了,直线返程,横穿大半个波兰加上个东普鲁士。”
清楚的在钉在图板上的航空图上表明了航向。
“有没有问题?”
一个中尉站起身,问道:“中队长,你还没说什么时候丢炸弹。”
这下大家伙都笑了起来:上尉同志似乎把这个重要的给忘了。
“我是带队长机,到了柏林上空我说扔就扔,砸到市中心就成,反正也没轰炸瞄准具。”
“还有,要是谁认为自己的炸弹刚好能砸到德国佬的帝国大厦上,不用我命令,到了柏林随便扔!解散,都去睡觉,五点半晚餐!”
飞机员们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聚集到图板前,详细标注下航线细节。这次所有人都能当领航员,不过为了保险,一号领航机就是卡莫津自己,奥列格中尉是二号领航员,马济宁是三号。
等其他人都看完了,奥列格中尉收起那份航空图,塞进自己的随身皮包里。
下午五点一过,飞行员们三三两两出现在食堂:厨师同志们为今天要远航的勇士们准备了特别大餐――高能量!水分少!口感差!
没办法,远程战斗机部队出击前的特色伙食,飞行员们没得挑剔,吃吧!
起飞时间钉在晚上六点半,所有人先去了趟厕所,这才各自拿着回程可能需要的密封保温杯到停机坪,里面装的是浓咖啡,兜里还揣着点吃的。
飞机旁地勤的同志送给飞行员们上飞机还要带的一样东西――很奢侈,一个医院里用的尿袋!
(一万一千多,再爆一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