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一步

    第134章 一步 (第1/3页)

知道是长辈与晚辈间的私聊对话,苏秦也放的比较开。

    仔细想了想以后苏秦说道:“我觉得省内玩具企业,或者说不单是玩具企业,很多陷入困境的企业首先要做的不是加大资金投入,而是要转变生产经营观念。”

    “不投资资金,仅仅依靠转变观念?”对方与众不同的思路引起了许向荣的兴趣。

    “是的,企业当务之急所要做的,要从我们想生产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我们生产什么。”

    “你的意思是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生产情况?”

    苏秦点点头道:“嗯,聚焦于顾客的需求,时刻关注顾客的需求,对市场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才能被顾客所接受,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以市场为导向。”

    他说的这些都是后来烂大街的东西,但放到计划经济还处于主导地位的年代,绝对是振聋发聩的雷霆之音。

    苏秦说完,许向荣也绷紧起神经,他没想到对方竟能说出这种具有深度的言论来,一瞬间他甚至以为坐在面前的不是苏秦,而是那些对经济制度研究多年的老学者。

    苏秦刚才所说的内容,正与他们现在时常讨论的方向不谋而合——到底该如何应对日益勃发的市场经济情况。

    尽管中央强调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但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条件的日益宽裕,以前被制度压抑的需求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各行各业应运而生。

    比如说私营餐馆和发廊的出现,前者是满足人们改变食物的需求,后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个体私营经济大量产生,虽然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但已经展现出无法比拟的活力与动力。

    尤其是花城这边,各种形式的私营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当领导层和学者们还在讨论到底该实行哪种经济体制时,底层普通群众已经涌入了市场经济的海洋当中,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为改善自身生活而不断努力奋进。

    许向荣直视苏秦,正色道:“难怪你能带领星光玩具厂绝死逢生,进行产品创新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独特的思想在起作用,你把握到了企业经营的正确前进方向,比很多国营企业的厂长们都要看得透看的远,这才是你们能够起死回生的真正原因。”

    苏秦支吾道:“呃,这些也不能全算在我头上,都是在全体职工的集思广益下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