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大明科技

    第十五章:大明科技 (第2/3页)

 黄胜倒是没有着急开始生产自己理想的钢材,而是在这里跟每一位有经验的工匠攀谈。这下子可不得了,黄胜一个文官老爷,蹲在作坊里脏兮兮的地上,和自己这样卑贱的匠户平等对话,把这些人惊讶得手足无措。

    黄胜最懂得跟工匠打交道,他让黄明理、韩广去买了许多炊饼,就是白面馒头,一人两个请大家吃加餐。这些人都高兴坏了,许多人都舍不得吃揣在怀里准备带给自己的儿女。

    经过三天的了解,黄胜就知道现在没有办法给钢铁检验化学成分,完全靠有经验的老工匠来区分钢铁的材质,至于是不是准确取决于工匠的水平和他的态度。有些水平高的工匠有意糊弄上官,上官也无可奈何。

    黄胜就跟这里的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工匠交上了朋友,这位工匠确实很牛,什么铁料拿给他看过,都能够大致说出个所以然。他对黄胜的礼遇有些受宠若惊,对黄胜的提问是有问必答。

    黄胜的问题既专业又有前瞻性,这位老工匠惊为天人。很快就在黄胜面前无话不谈,本来黄胜还以为这个满脸褶子的老工匠应该有五六十岁,后来相处熟了,才知道他姓顾行三,大家都叫他顾三,今年才三十八岁。

    黄胜前世自己家里就是干这一行的,没有办法检验元素的含量不要紧,只要能够通过自己设计的物理性能测试也就能够大概决定钢铁的用途。他根据以顾三为首工匠给出的钢铁的类型,心里也给这些材料大体确定了可能的化学成分。

    然后就让工匠们制造出了长长的铁制风道,把倒焰炉的进风温度提高到大概有五六百度,把自己精挑细选的钢铁重新回炉,就得到了可能是大明第一炉完全液态的钢水。

    通过搅拌去磷硫等杂质后倒入模具得到了钢材,等能够拖拉时立刻进行锻打,以增强钢材的密度。黄胜在这里忙了十几天,把自己需要的钢材制造出来,还制造了一些高硬度的特种钢。

    这东西大明朝已经有了,用来钻火铳管的就是这样的钻头,黄胜不过是把它的质量和硬度提高几个档次罢了。这里的工匠可能是孙元化精挑细选的,应该能够代表大明朝最顶级的技术。

    黄胜一客不烦二主,这里的设备齐全,工匠众多,黄胜让顾三帮着找了十几个手艺最好的工匠,安排他们分别加工自己画的零部件,枪管也在紧锣密鼓的钻孔。

    有了内部人替自己出谋划策果然事半功倍,顾三挑的这些工匠都是手艺扎实,少言寡语的老实人。黄胜亲手发给了每个工匠一两银子。

    告诉大家,由于诸位师傅加班加点,辛苦了。这是用自己的俸禄给大家发的加班费,希望大家严格按照自己的图纸认真生产。

    加班费是什么?工匠们这辈子都没有听说过,更加没有得到过。他们都感激涕零,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给这位平易近人而且大方的大人生产他需要的东西。

    这位大人也太奇怪了,人家就怕火铳的管壁不光滑,他倒好,还特意的费时费力在光滑的枪管内壁上开槽。还把燧石做成一个个大小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