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剿抚并用

    第382章 剿抚并用 (第2/3页)

战军,他们主要是对外战争的。

    第二线,就是当初将大明卫所官兵整顿后,加上重新招募的新兵,而组成的队伍,李子霄叫他们为‘城防军’。

    城防军,主要的职责就是守城,维持城市秩序,剿灭境内匪寇,担任白龙军的后勤保障等任务。

    至于第三线,就是各村镇的民兵了。

    现在徐州百姓在经过土改之后,对于徐州府衙那是绝对的支持。

    这项民兵组建的命令下达之后,李岩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徐州各县上百个村镇,组建了各自的民兵队。

    李子霄规定,民兵队可以装备简易的刀枪盾箭,暂时不会让他们装备火器。

    或许等李子霄将燧枪大规模装备白龙军后,他会考虑让民兵队也装备少量的鸟铳,当然肯定是火绳枪了。

    而过年之后,李子霄也将铁平良在白虎寨的兵工作坊,全部搬迁到了徐州城西的新兵工厂中。

    这处兵工厂修建的规模更大,人员也更多了,李子霄这段时间可没少在徐州,淮安和扬州等地招募铁匠等人才。

    而经过近半年的加班生产,兵工作坊产出的燧枪,已经全部装备白龙军的鸟铳手,使得白龙军基本完成了换装。

    而白龙军淘汰下来的那些火绳枪,一方面交给城防军使用,还有一部分出售给其他地区的明军。

    可以说,经过这一个冬天后,随着土改的完成,民兵制度的推行,此时的徐州完全被李子霄所掌控。

    此时,就算有人想对付李子霄,徐州的百姓都不会答应,因为一旦李子霄倒了,他们手里的田地可就保不住了。

    李子霄已经完成,将徐州打造出自己坚固大本营的第一步。

    至于淮安和扬州,李子霄暂时还没顾上。

    不过,徐州土改的消息,传到两州府之后,无数百姓翘以待,希望李子霄可以将‘土改’带到他们那里去。

    反倒是两州府的那些地主大户们,一个个焦虑不安,动各种关系,阻止李子霄在他们那里进行‘土改’。

    李子霄不急,他在等时机,等到过个半年一年的,等到徐州百姓将他们土改之后,过上的好日子传到淮安和扬州。

    到那时候,才是李子霄真正入主两府的机会,他需要一个酵的时间。

    新年之后,李子霄对于西面张献忠和李自成两股乱军的消息,更加关注了,因为他有预感,他出兵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果不其然,李子霄是二月末,等到了一个人的到来,正是此时刚刚被崇祯任命为六省总理的卢象升。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原本在去年就应该战死的卢象升,此时偏偏活的好好的,而且更加得到崇祯的器重。

    去年张献忠再度造反,李自成也从商洛山中杀出,刚刚平静的中原大地,再起烽火。

    结果,张献忠刚刚再度造反,朝廷派兵平叛,结果在房县被张献忠伏击,大败,影响极其恶劣。

    崇祯下旨,革除六省剿匪总理熊文灿官职,差锦衣卫押解进京。

    湖广巡抚方孔炤革职,由湖北参议、分守下江防道袁继咸接任。

    郧员巡抚戴东旻革职,由原吏部尚书李长庚接任,河南巡抚李仙风革职,由原山西按察副使李树初接任。

    河南总兵张学任革职,陈洪范调任河南总兵官。而熊文灿被革职逮捕后,由卢象升接任六省剿匪总理。

    左良玉则被以轻进贬三秩,但仍允戴罪视事,并授湖广总兵官。

    受这次房县之败影响,大批官员和将领被贬官免职,同时也有大批的官员,得到升任甚至重启。

    而且,崇祯甚至命令杨嗣昌南下坐镇襄阳,负责指挥官兵,对张献忠的围剿。

    此时,在崇祯眼中,张献忠这股乱军的威胁,远远大过李自成,此时的李自成刚刚从商洛山中杀出来,名头不显。

    闹腾的也远没有张献忠动静大,所以朝廷将围剿的重点,放在了张献忠身上。

    但是,卢象升却早就看出来,河南西部巨大的危机。

    河南身处中原腹地,人口众多,前年河南西部就遭遇过乱军‘光顾’,让那里变得一团糟。

    随着这两年灾荒的持续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