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海上贸易,迎娶婉儿

    第423章 海上贸易,迎娶婉儿 (第2/3页)

文官的这种竞争。

    只有这种良性竞争,才能给予他们压力感,能上庸下,保持他手下这个新生的利益团队,能够一直高效的维持下去。

    “三个月时间太长,我等不了这么久,我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会让张富贵的情报局全力配合你。

    另外我回到徐州后,会让卫老夫子支给你二十万两银子,你用这笔银子,可以去其他船厂挖那些技术精湛的老工匠。

    我也不会具体过问你如何去做,我只要在一个月后,看到清江船厂能够正式打造战船,至少也得能打造一千料的战船。

    你可愿意接下这项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可是要受惩罚的。”

    李子霄严肃的看着李岩,沉声说道。

    听完李子霄的话后,李岩心里既激动,又感到一股沉甸甸的压力,但还是抱拳应道:“将军,属下愿立下军令状。

    到期如若完不成将军的交代,李岩甘受任何处罚。”

    “好,那咱们走吧!”

    见到李岩接下这项艰巨的任务,李子霄也没心情此时继续在清江船厂转悠了,便准备返回徐州了。

    “将军,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发展水军呢?以咱们此时水军军力,对付那些倭寇早就绰绰有余的了。”

    在返回徐州的路上,李岩疑惑不解的对李子霄问道。

    “当然,区区倭寇怎么可能值得我如此大费周章。

    发展水军,不,应该更确切的是,我要打造的是一支海军舰队,而不是只能窝在内河中的水军。”

    李子霄说完,留给李岩一个神秘的微笑。

    而李岩在听完李子霄这句话后,心头也是猛地一震,他从‘海军舰队’这个比较新颖的词中,敏锐的察觉到了李子霄的意图。

    “将军,你不会是要插手海上贸易吧,可是此时大明东南沿海,都是被郑芝龙手下的水军一手掌控的。

    据说,这些年郑芝龙那老东西,没少和红毛夷人通商,甚至就连大明和倭国,朝鲜之间的贸易,基本上都被他垄断了。”

    李岩对郑芝龙也是有所了解的,此时随口说道。

    “是啊,海上贸易每年的利益,实在是让人心动,之前我手里力量不够,也就顾不上这一块。

    但现在既然我手里有实力了,我就要未雨绸缪,未来海上贸易必须有咱们的一份,郑芝龙如果不答应,那就用拳头争取。”

    “李岩,你觉得现在的江南怎样?”突然,李子霄对李岩问道。

    一提起江南,李岩则是直摇头。

    明末的江南,跟大明西北灾旱连年,东北剑拔弩张,以及中原,四川,湖广的流寇横行相比,江南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园。

    江南到现在为止,基本上都没遭受多少天灾,更没有经受战火。

    按说这样一块富裕的地方,每年的税收,完全可以支撑大明打造出几支,像关宁铁骑的军队。

    那样一来,大明完全不必像现在这样畏惧鞑子,中原的流寇也不至于屡屡剿灭不尽。

    可实际上呢,此时的江南早成了那些大明官员们的自留地,就连崇祯都无力改变江南糟糕的境况。

    大明的科举,江南士人占尽优势,导致大明的官场上,也多是江南人。

    这些江南人早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利益集团,不管朝廷如何困难,江南的财富却很难为朝廷所用。

    南直隶的盐商,闽浙两广的海商,还有江南的那些丝织商人,哪个不是富的流油。

    可他们富归富,却不肯缴纳那低的可怜的税赋给朝廷。

    甚至还通过那些在朝的江南官员们,不停的要求减免税赋,恨不得成朝廷一分税赋都不收他们的。

    富裕的江南之地,商税却几尽于无,只能勉强收点关税。

    根据此时李子霄的调查,像浙江这样的富裕之地,朝廷每年的茶叶税收,竟然只有区区六两银子,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可在此时的大明江南,这种笑话却比比皆是。

    “将军,此时的江南那些官商,完全都勾搭在一起,他们抱成一团,连当今圣上都没办法解决,咱们恐怕也无能为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