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九章 玉不琢不成器

    第六七九章 玉不琢不成器 (第2/3页)

几分,可他此刻却两眼炙热地死死盯着汪孚林正收进锦囊的那方大印,很愿意倾尽所有用来交换。

    那可是巡按御史啊,别看都察院那么多监察御史,可真正能够得到独当一面的巡按一职的,仍然是凤毛麟角,而且巡按御史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走到下面不论知府还是县令,全都要礼敬三分,在地方上见督抚尚且不用屈膝,简直如同拿着戏文里说的尚方宝剑行走。

    最重要的是,他这一任县令当完,还不知道是否能够选上一个官。就算这辈子还能继续往上升,都恐怕拿不到这样一枚小小的印章!可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投巡按御史喜好,对方往上一举荐,他立刻就会时来运转。而且,顾敬是行唐县人,早些年就曾听父亲提到过当年那位赫赫有名的行唐县令沈宠,别人都把巡按御史供在天上,此人却简单接待,却碰上一个正直的人,嘉奖其政绩,任满后恰逢获鹿县出缺,又被调去署理,然后没多久就擢升监察御史。

    这可是吾辈举人的楷模!当然,他可不敢学沈宠简单接待巡按御史的例子,毕竟汪孚林年轻,肯定讨厌别人不把自己当一回事的怠慢。

    汪孚林没注意到顾敬那目光,等到墨迹干透之后,他就将其这道公文折好给了顾敬,随即就以自己旅途劳累为由直接走人了。

    他这一走,顾敬连忙叫了刑房司吏上来拟票,自己签发盖印,挑来选去,最终目光就落在了县丞和主簿身上,竟是笑容可掬地请两人亲自跑这一趟。对于这种离谱的要求,哪怕两个属官很不情愿大老远跑去濠镜,可官大一级压死人,谁也不敢违逆主司,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至于从人,顾敬少不得在三班六房中精挑细选了十个,反反复复嘱咐他们一定要办成事情再回来,就差没让人立下军令状了。

    早堂一结束,顾敬来不及理会午堂即将开审的那桩案子,只让蔡师爷和刑房司吏典吏去查核整理案卷,自己却又急急忙忙地去了汪孚林那儿献殷勤。尽管他在知县官廨的屋舍布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毕竟是自用,这次仓促之间腾出来请汪孚林去住,只来得及换了新的被褥,不知道是否对汪孚林的喜好,所以,求见之后,他立刻就怠慢而表示了歉意。可就在他着力试探这位可以决定自己前途的巡按究竟有何喜好时,却不料汪孚林忽然岔开了话题。

    “昨天晚上那张床上的帘帐,用的纱好像有点不平常,顾县令好品味啊。”

    一听到汪孚林称赞自己的品味,顾敬立时眉飞色舞:“汪巡按谬赞了,这是软烟罗,分量轻,颜色好,在广州府这种地方,最适合用来糊窗户,做帐子,就仿佛是一层烟雾似的,最有意境。那些濠镜的佛郎机人据说也极其喜爱,有多少收多少,最好卖的就是银红和雨过天青色……呃,下官失言了。”

    顾敬一下子冷汗涔涔,心想自己卖弄这个干什么,是在人家巡按御史面前炫富,还是告诉人家自己很了解佛郎机人那边的交易行情?他偷眼觑看汪孚林的表情,却发现对方竟好似正在发呆,心头大舒一口气的同时,立时暗自告诫自己谨慎行事。

    而汪孚林想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软烟罗这三个字!那不是红楼梦中老太太拿去给黛玉糊窗户的吗,原来是真的有!只不过,遐思过后,他便从顾敬这话语中流露出来的信息引申开去。

    顾敬不过是区区一个县令,就算那软烟罗的帐子是临时新换上去的,足可见对方是真有这样的好东西,不得不说,濠镜就在距离香山县不到一百里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身为本管县令,还真是所得好处很不少。至于那些商人,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赚得盆满钵满。

    只可怜寻常百姓享受不到多大好处,而且朝廷也没从这个通商口岸中得到太大利益,每逢广东用兵,相对于动辄几十万的庞大军费,濠镜的租税所占份额不过尔尔,唯一的好处就在于葡萄牙人终于在看到沿海那些倭寇的下场之后,放老实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