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七章 渔村杀机

    第六九七章 渔村杀机 (第2/3页)

交给了那个渔村中过来告状的长者带回抚养。

    这天在城中客栈投宿之后,汪孚林就对徐秀才说道:“新安这桩海盗杀人案实在是让人在意。要真是倘若是林道乾这样的巨盗卷土重来,别说濠镜,就连广州城也要人人自危。那个渔村你可认识?我想去看看,就算问不出什么,也可以大快朵颐吃一顿最新鲜的海鲜。”

    “我倒是问过,出城不远就是海,到时候问问路就行了。公子真的要去?那渔村应该破败得很。”

    “只要有好吃的祭一下五脏庙就行。”

    徐秀才一路上已经发觉,除却汪孚林和吕光午以及陈阿田,其他人的粤语说得都不怎么样,磕磕绊绊,而且听口音,这一家要雇请自己的商人很可能是从东南迁过来的。而且,汪孚林确实对吃这个字相当讲究,哪怕在路上随便应付一顿饭的时候,也会有随从去马车里取出食盒,里头除却各式干果,还有不易变质的卤味又或者腌腊。而那马车中女扮男装的三位很少出来,所以,听汪孚林说如果没有收获就纯当饱饱口福,他竟是当了真。

    在城中客栈宿了一夜之后,次日一大清早,汪孚林单独嘱咐了小北几句,便让她和碧竹秀珠几人留在客栈,自己一行人则出城前往那两个被杀渔民所在的滨海小渔村。

    如果说新安县城里只是破败,那么出城到了那小渔村时,入目那海天一线的美景,着实抵不过那破败的村落让人心情沉重,尤其是对第一次来的,从前曾经有过苦日子的几个人而言,那更是一下子想到了从前。须知自古以来,两广被称之为岭南烟瘴之地,但广东却因为毗邻沿海,唐宋之后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广州府附近的大片地方,更是商业繁荣,人丁兴旺,故而有富甲天南之称。可就在距离广州城不到三百里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简易到不能称之为房子,只能称之为窝棚的遮蔽之所,破破烂烂挂在各种木叉和枝桠上的渔网,海边停靠了可怜巴巴两三条斑驳老旧的渔船,来来去去的男男女女中,男的大多数都精赤上身,赤脚走路,只穿一条短裤,女人也不过短衣,甚至好些人衣不蔽体,此时不少人都趁还未涨潮,忙着在沙滩上捡拾着东西。

    大约是很少有外人到这里来的关系,汪孚林这一行人的到来,自然引来了好些警惕的目光。哪怕他们的衣着看上去颇为朴素,但不是骑马就是骑骡子,显然有点钱。很快,便有一个戴着斗笠,穿着草鞋的老者迎上前来,恭敬中带着一丝谄媚:“几位客人可是特意来尝鲜的?”

    这年头不像后世能够各种冷链配送,生鲜运输,捕来的海鱼很难保鲜,城里食肆又克扣价钱,渔民多半都是自己食用,又或者晒干卖钱。海边的土地又不适合耕种,故而比农民更加靠天吃饭的渔民,生活更加困窘。更何况,从原则上来说,下海捕鱼同样是违禁的,不说碰到海盗,就是碰到佛郎机人的大船,那些卫所的船,被撞翻又或者取了性命的,全都是家常便饭。故而,那些偶尔会出现在渔村,一时兴起想尝海鲜的客人,可谓是最受欢迎的主顾了。

    徐秀才之前是在县衙门口遇到那失去亲人的孩子,这个渔村却也同样是第一次来,刚刚一路没少找人问路。此刻他张了张口正要说话,却不防汪孚林抢在前头说:“正是,可有刚刚从海上回来捕了鱼的渔船吗?”

    “有,有!”那老渔民脸上绽放出了极其欢喜的笑容,指着众多窝棚中最像样的一座,满脸堆笑地说道,“客人们到那里去坐吧?保管都是最新鲜的。”

    汪孚林嘴里答应,眼睛却仿佛不经意地瞟向四面八方,见那些男男女女再没有像那老渔民似的上来兜搭,但却有人羡慕,有人厌恶,有人慌忙避开,他便吩咐陈阿田去缠住那老渔民说话,自己落后两步,对吕光午低声问道:“吕师兄,我看过你之前的笔记,广东这些沿海渔村,似乎走私、通海盗甚至出海盗的很多?”

    “海边生计困难,官府又只管横征暴敛,不管生计,自然铤而走险的人多。”吕光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