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相遇

    第843章 相遇 (第2/3页)

张知节还得筹银子,最理想的当然还是定国公府、英国公府和魏国公府,不过他还没开始忽悠呢!

    魏国公府倒是容易一些,在南京的时候张知节曾经和徐鹏举有过这方面的交流,其实魏国公府镇守南京,对于沿海的情形岂会不知?徐鹏举对于海上贸易一直都十分艳羡,但是魏国公府一直都没有插过手。

    因为老国公素来谨慎,不愿意平生枝节,即便是插手了海上贸易对于国公府来说也只是锦上添花,若是因为走私而引起朝廷的警示,引起了皇帝的不满,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是张知节现在奉着皇命走私,不对,出海,魏国公府自然就没有顾虑了,以自己和魏国公府的交情,魏国公府肯定会搀和的!至于沿海文官,他们和魏国公府也没什么关系。作为勋贵,最重要的是和皇上的关系。

    所以,定国公府也很容易忽悠,唯有英国公张知节有些拿不准,主要是魏国公府太超然了,在文官之中口碑也一向很好,所以英国公府愿不愿趟这浑水还不好说!

    不过也无所谓了,其实算起来组建船队比张知节预想的花费要少,其实张知节自己都能负担得起,当然了,张知节不会傻到全都自己出银子。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估计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虽然这次组建船队闹得沸沸扬扬,但是其实跟永乐年间的七下西洋完全不同。虽然正德皇帝下令让张知节全权督办,但是并没有拨银子,也没有更多的让朝廷参与其中,更像是只是获得一个许可,一个批文!

    就像是当年名声大噪的玻璃坊,所以,张知节估摸着等消息传了出去之后,肯定会有人对出海感兴趣的!特别是现在张知节直接把龙江船厂握在了手里。

    北方也许对于出海一事还不太热衷,但是南方估计有很多人对于对于海上贸易十分眼热。以前不好插手,现在有了机会,岂能不关注?

    不过,现在的消息可能还没有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