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今宵难忘,愿来年更好

    第三百五十二章:今宵难忘,愿来年更好 (第2/3页)

这东西的消费主流群体是年轻人,只要找准市场,赚点小钱不难。”

    顾恒说完,气氛突然有点冷场,他这问的都是生意上的事,能够插上话的,也就只有顾强夫妇了。像大堂哥顾晓军,是在厂里打工,刚转业回来的老三顾珊,是在单位上班,谈到这类话题,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

    顾恒笑了笑,说道:“这样,我给大家说说我的一个想法吧,有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数了下咱们村里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有两点,一是那一片公家的橘子林,另外一个,则是咱们这里的三面环山。”

    橘子林?三面环山?

    这算什么资源?

    就那片橘子林能有什么开发价值?只是普通的品种,根本卖不出高价,记得今年承包那片橘子林的,收成倒是不错,起码有上万斤,可卖出去的却不多,倒不是说橘子味道差,而是在这个连水市里,周边的一些乡村里不少都有种橘子树,完全是供过于求,根本卖不动。

    至于三面环山,这也能算资源?整个就一封闭在山旮旯里的落后村庄,上上下下也就一二十户人家,除了景色好点,连个小卖部都没有,买包烟都要走上一两里路跑到外边去,能有什么价值?这里要真是块宝地,村里的青壮也不用想着都往外边跑了。

    这话也就是顾恒说出来的,要换成是别人说的,估计大家当场就要论下理了。

    看着大家脸上略显茫然的模样,顾恒笑了笑,继续说道:“那片橘子林年产估计得有个上万斤吧,再加上咱们村里一些人家里都有种上一些橘子树,以及周边一些村的,我估摸着,咱们整个涟水市一年的橘子产量,起码得超过十万斤,橘子在咱们这儿不值钱,但不代表它没有市场,老强你要是有心,跑去湘市那些大型水果市场联系下渠道,到这边收购,然后卖到较远的城市去,就算每斤橘子赚个一毛两毛的,那也是一笔生意。

    当然,我这只是打个比方,现在的橘子卖不起价,没什么赚头。但咱们可以换个思路,要是开个罐头厂呢?我记得我妈以前就在一饮料厂做过事,还有大伯,好像也在那里面当个会计,要不是这样,我爸和我妈还不一定能认识呢……”

    话还没说完,被勾起记忆往事的一些人就纷纷回忆了起来。

    已经是老夫老妻的顾妈没有半点不好意思,凑趣说道:“那里以前是个农技站,后来撤掉了,然后被一香港老板给承包了,就在里面开了个饮料厂,不过也没干多久就走了。当年我和你舅舅是一起进的厂,后来通过你大伯介绍就认识了你爸。”

    大伯也插话道:“只要有资金,真要开个罐头厂倒是没太大难度,干这个真正要考虑的是销路,没销路就只能和当年那香港老板一样,用不了多久就倒闭。”

    “销路方面不用担心,这年头,只要质量在水准线以上,花点钱打打广告,把牌子树立起来了,销路自然就不用愁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撑起一个品牌,光靠一种产品太单薄,像水果罐头系列,就有杨梅、橘子、荔枝等多种产品,要真开厂的话,就必须把问题想的周全点。”

    顾恒点到即止,在大家还在思考开厂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话锋一转,说道:“接下来我再说说咱们这三面环山的资源,现在在一些大城市里,流行一种叫做“农家乐”的聚餐活动,就是一些住在城里的人,到一些乡村里去进行烧烤野餐,涟水市全部人口加起来超过六十万,只要把“农家乐”这种文化宣传开来,市场就有了。

    而咱们村里,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离市里也就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集户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村庄,比如说橘子成熟的时候,可以吸引城里人来这摘新鲜的橘子,池塘多,可以吸引爱钓鱼的人来这儿钓鱼搞野餐,到时再修建个水上乐园,供夏天游泳,修建个室内场所供健身,到山里圈几块地养兔养鸡,供人去自由狩猎。我敢说,这个方案要是实施开来,把名气打出去,未来三五年,将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年收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综合类项目,也能够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