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

    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 (第1/3页)

    通往代郡的一条官道上,七八辆马车正在缓缓前行,最前面的那一辆颇大,而且外面的雕饰看起来很是雍容。

    “原来这代郡的官道,居然真的都是这般平整,原本听着旁人诉说,还以为是有夸大之词,这一路行来,才知道所言不虚啊。”

    马车上,铺着竹席,枣嵩跪坐其上,正在感慨。

    在他的身边还坐着三人,正是桓彝、唐璩和那位洪家宿老洪千。

    听着感慨,那洪千便道:“要说府君之能,那也是天下少有,代郡偏居一隅,本来就不容易,咱们也不指望此地能大治,只求不年年被胡人惦记,那也就行了,谁曾想,这新府君来了一年,咱们这里就这般安宁,过往商贾更是络绎不绝,已有兴盛迹象,处处皆有改观,就说这官道,就是府君派人,每月都要修整,更听说但凡有一处路段有了破损,若在七日之内不能及时上报,就会有人被追责,端得是个能官啊!”

    这话听在枣嵩耳朵里,就是的这位刺史女婿暗暗警惕起来,再看桓彝,见得这位郡王使人正满脸沉思之色。

    倒是唐璩有些好奇的问道:“听闻陈太守有不少胡人俘虏,都被放在矿场中做苦力,那这修路的,莫非就是这些个矿奴?”

    说着,他见洪千露出的一点诧异之色,便补充道:“我是觉得,七日便要上报,每月都要修整,而代郡看着不大,但只是咱们从边境过来,就走了不少道路,其中还有分叉,又有许多村镇皆通,这就不是小数目,光是靠着官府里做这些的差役,怕是赶不及的,在下也问了一些人,陈太守体恤民生,又感慨胡人几次来袭,代郡百姓苦乏,免去了两年徭役,总不能是让兵丁过来修整吧?”

    一听这个话,枣嵩顾不上其他,也竖起耳朵听起来,他这次见了中途波折,就邀请洪千等人同行,一方面是想要用这些乡绅土豪的抗议,给陈止的名声抹上一点污点,从而在谈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