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军的口气也太狂了 (第2/3页)

以重任,而且是那种能时常与陈止见面的位置,其中缘故,不问可知。

    这种局面,就导致了刘琨的话,可以直接传到陈止和最高层的文臣耳中,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人知晓了陈午的话,会作何感想。

    这些心思放着,刘琨却没有打算用作为要挟,用这等事情去威胁一个掌握兵权、看起来还颇有本事,尤其是与陈止可能存在血缘亲族关系的校尉,绝不是个理智选择,他不仅不会为之,还会教育儿子不可为之。

    相反,此事处置好了,实是一个用来拉近关系的绝好时机。

    于是接下来,刘琨并未多言陈午之言,仿佛忘了这点“小事”,转而询问起所谓“相互威慑、战略平衡”之说。

    陈午见刘琨这么上道,越发客气起来,就详细分说了陈止的一番主张,听得刘琨惊异连连。

    刘琨本来是想要转移话题,可等真的听了讲解,不由意外起来。

    陈止的主张,说起来倒也简单,古已有之。

    简单概括来说,无非就是敌人、势力之间,相互保持战力平衡,从而相互制约,不至于双方陷入大战,相互之间靠着武力,维持表面和平。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从先秦时候的诸国并立,到几十年前的三国对峙,都可以算作这般平衡,只是有的时候,是两个弱的合力起来,与强的一方对峙,从而维持平衡。

    但这样的平衡,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快就会被打破。

    如果说有什么例外的话,恐怕就是原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对峙了。

    只是南北朝的南北两方,看起来势均力敌的维持许久,但内部却不断换代,而且南北攻伐不断。

    北边,从北魏到东西两魏,以及后来的北齐北周,内部也在走向对立平衡。相比较而言,南边经历宋、齐、梁、陈,看似平稳过度,其实在慢慢消耗元气,有的时候,南方是靠着与北边对峙,才能保持内部的完整和统一。

    在眼下这历史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