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衙门下乡,义务学堂 (第2/3页)

和布置如何了?”

    苏辽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册子,递交上去的同时说道:“借举子讲学之故,密谍司的探子更加深入各地,每个镇子、每个乡,都有了我们的人,未来一年之内,会持续将情报、风土人情送上来。”

    陈止让举子到各地讲学,定期考核,考较他宣讲的功效,询问他们对各地风土的了解,就是一种变相的安排探子,那考核的人员中,就有密谍司的成员。

    靠着这种方法,无形中就让整个势力的触角,深入到了最底层、最细微的人群之中,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需求。这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让陈止哪怕坐在将军府里足不出户,也不至于和外界民间脱节。

    “很好,”陈止点点头,毫不忌讳的道,“这次是借密谍司的人培养个司衙,算是借鸡下蛋,等条件成熟,我会着手建立一个新的司衙。”

    苏辽点头表示明白,没有因为职权和人手会被分散出去,而显露出懊恼。

    陈止继续说道:“举子下乡宣讲,有诸多目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每一个乡、每一个里,都建立一个基础,让将军府的命令,可以直接传达各地,同时直接从各处获取情报。未来一年,要着手完善的司衙,目标就是建立起一套根植于地方乡里、上达村镇、连接郡县的民情管理体系,以后对举子的人数要求,还要增加很多,不愁读过书的人没有事做,瞎琢磨。”

    苏辽听到这里便道:“此举若成,则幽州上下固若金汤,真正融为一体,主公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以传达到各地,贯穿上下,整个幽州便如臂使指!而到了那个时候,哪怕咱们幽州的人口,即便比不上冀州,但整体的战力,却要远远超过!”

    “这个目的若是达成,战力翻倍只是一个方面,”陈止轻轻点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能更好、更有效率的治理,不过能达成多少效果,实在是不好说啊……”

    基层组织下乡这种事,可以最大限度的动员治理范围内民力,基层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