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谈大事,上天台

    第711章 谈大事,上天台 (第2/3页)

砍到五亿九千万人民币。

    苏业豪没怎么犹豫就决定掏钱,将会通过注册在内地的房地产公司收购它,已经决定送给尹琉璃一块沪市的住宅用地,这个球场跟她无缘。

    关键在于沙河高尔夫球场的后续建设方面,需要操作的地方比较多,所以最好还是由苏业豪亲自出手。

    这并不影响接下来可以把球场,交给尹琉璃帮着打理,会所里既有让她居住的地方,也有现成的管理团队,不需要太操心

    资产是资产,能否高价变现又是另外一回事。

    苏业豪拿钱开道,在这年代进入内地做生意,的确显得无往不利。

    国企自顾不暇,没有精力去扶持其他本土企业,而最先富起来的那批商人实力又不够,更喜欢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这导致市面上严重缺乏资金,一批优质企业嗷嗷待哺。

    比如先前融资的茅台和碧贵园,还有刚签约的苏宁,都属于受限于资金短缺,没有实力大规模扩张,实际上底子很好的那一类优质企业。

    外资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四百亿美元,今年估计也不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苏宁张老板那档子事,让苏业豪意识到光靠5s资管公司还不够,有必要把融资市场的秩序塑造起来,调动好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收购沙河高尔夫的事,还不需要让苏业豪动脑筋。

    从美国回来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苏业豪见了不少港城金融学家,也跟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的专家以及郑勇文等人沟通过,商量成立一家评级机构的可行性。

    这倒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假如拥有这样一家公司,除了对外接业务赚点钱之外,还能名正言顺深入去了解众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对5s资管公司还是苏业豪的自身业务,都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跟港交所ceo郑勇文当面谈过,对方也认为想要推出科创板,打造评级公司必不可少,要不然投资者们很难放心。

    互联网、医药这一类的初创公司,无法用营收业绩去衡量价值,需要平台去沟通企业和投资者。

    内地商业秩序不完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