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天寒地冻砺汝骨 严训苛练锻尔身 上

    第二十六回 天寒地冻砺汝骨 严训苛练锻尔身 上 (第1/3页)

肖毅在帅帐之中一番心算将堆积如山的竹简一个多时辰算完,令得满座皆服,刘将军见此情形说不得也要让他给自己当上一回书吏。对此原本的文书可没有半点意见,看看人家的姿势挥洒,字迹之漂亮绝不是自己比得了的,而将军的言语经过他的润色修饰立刻变得大气起来。

    以前那个肖公子的确是个纨绔不假,但纨绔并不等于不学无术,就拿书法来说,肖元督导之下肖毅两岁就开始悬腕了,自身努力加上名师指点这一手字不说是大家风范也极为隽秀,十几年的功底岂是易与。

    给刘将军写信对肖毅而言也是很大的收获,这边军左路共有士卒军校合计四万余人,其中骑兵两万,此种极高的步骑比例就是边军的特殊性造成的。他们的对手是半辈子生活在马背上的乌桓与匈奴人,步军除了控点和防守之外作用相对较小。但四万多士卒在信中却变成了五万七千,肖毅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道,原来这吃空饷之事是自古有之。

    但接下来刘将军之言却让肖毅对之的一点轻视化为乌有,更颇有些惭愧。刘勇在信中对普通士卒及将校们的战功报的极细,几次都要查看功劳簿以确定数字,但他们自己上阵杀敌确只是一笔带过,更和肖毅解释多出来的那部军饷是为战死和伤残的兄弟们要的,这战死的士卒朝廷有定例最少米三石,钱三千,但伤残的兄弟们可就少了,多半很是悲惨。

    不管多来的这些钱刘将军是不是有份,但在肖毅看来有如此的一个主官边军兄弟还是值得庆幸的,尤其是潘凤在送他回营之时提起,原本刘将军有过三次调往京城升职的机会,但他却如何也不愿离开边军。不知多少兄弟战死沙场,这边陲之处已然成了刘勇的难舍之处。

    原本刘勇和潘凤都让肖毅不用参加第二日的训练,亦是名正言顺,可肖毅却一力坚持,也让刘潘二人心中欣赏,肖公之子确有过人之处。

    等肖毅到了距离自己营房十余丈之处就听见了典韦如雷一般的鼾声,深夜之中更显得气势惊人,肖毅不由摇头苦笑,就恶来这鼾声恐怕不光同房的睡不好,就是临近的几间也会被殃及池鱼。果然进门就见被窝中齐刷刷的冒出八九个脑袋,看向肖毅的目光都带着苦涩。

    “别看我,习惯就好了,给你们示范一下。”肖毅耸耸肩便脱衣上床,果然不片刻就熟睡过去,只是如此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