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回 营中筹谋破城策 当年故人入府来

    第三百五十一回 营中筹谋破城策 当年故人入府来 (第2/3页)

    “主公,相比马寿成,董卓怕是忌惮主公更多一些,不过他若当真如此我军便可趁势直下洛阳,张济在东都亦不过三万人马,唯望奉孝此次可以功成,我军便可不战屈人。”陈宫倒是十分的实际,他的观点和肖毅是一致的,马腾出兵稍稍嫌早了,但他支持主公出兵也是为肖毅名声着想,在天下诸侯忙着攻伐之时并州还在勤王,这一番高下立刻显现出来。

    “远隔千里,毅就是想顾也顾不过来,奉孝自有雄辩之才,但我军却不可将希望寄托与此,一旦有变,此番出兵就必要拿下洛阳,此地一得,虎牢便成孤军,便再如何牢固又如何?”对于陈宫的直接肖毅很是欣赏,战场上一般是只有利益,恒之向来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敬方,记得你我当年镇守洛阳,那南城一代可是最为薄弱一处,董卓纵火之时与此还有损及,一旦我军攻城,此处便可为主攻之所。”稍稍顿了一顿,肖毅的目光重新回到沙盘之上,点指洛阳南城言道。

    “洛阳雄城一座,城高坑深,不过想要将之守的坚实,即使是我军也不能少于五万人,张济三万人马,城中又无多少民夫百姓,我军强攻肯定可以打出他的破绽所在。主公所言确实,顺当亲领陷阵军攻击南城,似此麯义将军的先登军或者管亥将军的飞燕军似乎有一路隐蔽跟进最佳。”高顺接过了话头侃侃而谈,作为天下有数的善攻之将,他的意见极为重要,只不过敬方没有肖毅的那份本事,很多事情还需要细细回想才行。

    “嗯,敬方所言有理,元伟子平所见若何?”肖毅颔首又对身旁二将问道,高顺的意思他能听得清楚,陷阵军主攻南门必将吸引洛阳守军极大的精力,而东都城墙的长度也注定守军无法兼顾,那么陷阵为主,先登飞燕之一为辅,另一路作为奇兵突袭则很有可能一鼓作气!之所以要问,恒之还是十分注重让麾下这些大将去独立思维的。

    “元伟子平,当年顺受主公之命攻击汜水,西凉士卒并不太善于守城。”肖毅说完高顺还不忘对管亥补充了一句,因为麯义和管亥并没有参加联军讨董之战,对于西凉士卒的战力没有太过明确的认识,多年相随,高顺与肖毅之间有着极深的默契。

    “主公,洛阳城墙连绵数十里,敌军三万士卒很难兼顾,高将军此意是否在于强攻南门,然后趁敌不意从别处再度袭之?”管亥思索片刻之后首先言道,南山武院高级将官班上,攻城可是一门主课,肖毅郭嘉和高顺都曾主讲,因此子平也想到了关键所在,在黄巾前四将之中管亥不但武艺超群,将略也算是四人中领先,与张牛角平分秋色。

    “好,子平所见不差,敬方此论亦是甚高。”肖毅闻言欣然赞道。

    “主公谬赞了,如若这般,还是麯义将军的先登军隐藏为佳。”管亥一礼又再言道,平素子平可不是轻易让人之辈,此次出兵他争取到了难得的机会更想一展所长,但攻击洛阳事关全局,戏军师曾经说过,各军都要有但为全局不惜身的觉悟,必要时刻就该牺牲!如今的形势虽然谈不上牺牲,可若论攻城,麯义的先登军的确仅在陷阵军之下,飞燕军现在还比不上,而此战略实施就要求突袭部队有着极强的攻坚能力,这不是逞能的时候。

    “管将军见解精道,当是气度不凡。”闻听管亥此言肖毅高顺都是连连颔首,一旁陈宫也是由衷言道,他加入并州军虽然不算太长,但对这些主力军公台经过自己的亲力亲为还是有着较深的了解的,尤其是那些统军大将。先登军麯义并不是一个好人缘之人,似乎有些不太合群,管亥平素交好的还更是他的死对头张合,但也正因如此更能看出前者的一片公心,令陈宫也是赞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