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回 讨董并非当务急 书院可为天下喉

    第四百回 讨董并非当务急 书院可为天下喉 (第3/3页)

今当也有倾向于主公之势,公瑾领燕云军主力进驻黑山,当可行之。”戏志才也是言道,所谓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与其寻找不存在的完全之法,正视困难随机应变不失为最好的对策。

    “志才兄也有此言公无异议,不过朝中之事必须给予压制,如今天子已然成年,当要思清明吏治,关注民生,与之相比武力之事倒并非当务之急!”陈宫闻言微微沉吟便颔首道,如今这四大智囊在议事之时已然有了一定的规律,无论是何谋略都必须有人站在相反的角度去加以问询,再经讨论才能尽善尽美,而公台往往就是担当那质询之人的。

    “文和奉孝之言是也,公瑾近年来统军为人都是日渐成熟,以其之才也到了给他压担子的时候了,没有独挡一面始终难成大气,志才,今日便可给公瑾下令,让他立刻率领燕云军所部前往黑山……”肖毅颔首道,当年三大中郎谋破黄巾之法,卢中郎便让自己镇守济南压上千斤重担,但不得不言济南守城一战在肖毅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今恒之也是依样画葫芦,他对周瑜信心十足,这位三军之帅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

    “公台所言亦是当务之急,看来咱们得在南山书院做一番文章了。”稍稍一顿恒之又是言道,陈宫的意思也很明确,说简单一些就是大汉的主流舆论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先对付董卓而是静观其变此时已然成为众人的共识,但光是他们确认还不够,朝中军中都需要统一认识,如此作为大汉言论最为昌明的南山书院就会成为先锋。

    “南山书院?主公所言极是。”戏志才稍稍沉吟便是接道,自从设立书院以来,为并幽二州输送了不少的人才,且从效果上来看是极为令人满意,那些学子们学以致用,对二州以及河东二郡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更让南山书院之名深入人心,倘若能在此处统一认识,那么由书院发出的声音就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当下的主流。

    “那四位近来可要多往书院走上几趟,尤其是奉孝,可有不少学子都以你为榜样学之,奉孝一言足可抵旁人长篇大论了。”肖毅欣然道,作为南山书院的客座教习,郭嘉是极受欢迎的,从一个白身寒门学子到如今身居九卿之位,这原本就是一个传奇!况且鬼才的洒脱不羁和从容潇洒都是学子们向往的气质,肖毅此言可没有半点的夸大。

    “说到此处,嘉岂能与主公相比,既然主公有言,这段时日横竖无事,便多走上几回亦是不差。”郭嘉闻言一笑谦道,他的经历固然励志,但和冠军侯相比就还要稍逊一筹了,每次肖毅前往书院,来的学子都能站在走廊里听他讲课,若论学识渊博在奉孝心中更是无人能胜得过主公,况且肖毅永远都会有层出不穷的新鲜话语,令人出乎意料。

    “奉孝谬赞,你我在这互相吹捧可不是君子所为。”肖毅莞尔道。

    “以书院之言制朝中之论,此法可也,主公,牵制袁绍周公瑾前往黑山可为其一,那北海太守孔融乃圣人之后,声名著与四海,为人又是宽正方直,对汉室忠心耿耿,可为天下儒者之楷模!似此之人朝廷岂能不加重用?以忠之见,便是担当一州刺史也毫不为过,相信一心让贤的韩大人当也不会反对。”戏志才一笑之后又是目视肖毅言道。

    “恩,志才此言可是不假,孔北海不但是圣人之后,更是忠君爱国人臣楷模,无论名声地位,由孔太守担当冀州刺史都足以相称,韩刺史既然要让贤,这贤才便在眼前。”肖毅闻言双眼一亮,原来日前便有冀州刺史韩馥与天子上书,言道他才具不足,如今更是精力不济,再占据刺史之位不过是尸位素餐,当要让贤与有能之士才是,比如说渤海袁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