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回 愿以大河利万民 士寒之别是非生

    第四百一十五回 愿以大河利万民 士寒之别是非生 (第2/3页)

若不是他极力坚持恒之都不会带他来。

    “这天气还真热,军师坐下歇歇。”肖毅话音一落朱宝立刻会意,当即将准备好的软凳放下便请贾诩就坐,随即便有十三队士卒铺开案几与马扎让君侯和一众官员就坐,除了那软凳之外所有的案几和马扎都是折叠的,不用问自然出自器具所巧匠之手,兄弟们为了将军累一点也要背上。

    “张县令,操所领,各位,这可是北平西郊玉泉山的泉水,可甜。”既然有案几就要有与之配套的茶具茶水,十三队兄弟们安排起来更是有条不紊,朱宝打开水壶先给贾诩倒上一杯,随即不忘招呼陪同君侯视察的一众官员,便是他手中这个水壶都是汉末科技的尖峰,很是保温保质,如今在长安洛阳襄阳成都可是供不应求,因为肖毅的关系众人都将之称为“肖郎壶”。

    “嗯,清冷甜冽,果然不凡,多谢君侯,多谢朱队长。”弥县县令张璧三十不到,虽是一身粗装亦不掩其风度,乃南山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院,担当县令已然有两年了,能力十分出众。那山泉水喝了一口一股清凉直透胸腹之间,让人神清气爽,不由便是出言赞道,其中亦不会漏了朱大队长。要知道如今在并州能让朱宝亲自倒水的可也不多,不是名士就是大将谋臣。

    “子瑜与各位不必客气,这条弥县大坝筑称可让万民安居乐业,尔等不但有功亦可为人称道。”肖毅一笑言道,对这些南山书院打造出来的官员他还是颇为满意的,较之以往不但多了一份实干也多了一些洒脱,这些粗衣装扮亦不是什么人都肯穿的,问题当然有,但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若非君侯提纲挈领,又哪里来这弥县大坝?书院之中君侯便言民为贵,绝无所差。”再喝了一口泉水张璧由衷言道,众人也是一派叹服之色,说起宽仁待民,他们心中可是从来没有人能与眼前的冠军侯相比。

    “哎,子瑜不需如此,毅在晋阳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动手的乃是各位,功不容忽,今天是弥县大坝,以后就是睢县,曲县,河边百姓都要能安居乐业你我才不负为大汉为官一场。”肖毅摆摆手不失时机的做了一番鼓动工作,此亦是他心中真实所想,他要黄河不止利一套,更要利两岸。

    冠军侯一席话说的众人都是微笑点头,贾诩也不例外,主公在地方与百姓中的威信可是丝毫不输军中,理由吗也很简单,就看今天这一身装束又有几个身居高位之人能够做到?身为大汉名门之后,冠军侯的口才极佳毋庸置疑,但他的威信却是身体力行出来的,观众人的眼光就可见一斑了。

    坐与大坝之上,肖毅与一众官员言谈甚欢,当然这是建立在大家都踏实肯干的基础上的,否则冠军侯的问题你可当真回答不上来,而看张璧操網等人但凡职责所在无不是对答如流,就可知他们在平时都是尽心尽力。

    “操所领,此次大坝的灌浆之法待得完工之后你可要巡游各地讲解之,以毅观之它比当日你我所言还要更胜一筹。”片刻之后话题回到了大坝的铸造之上,肖毅对操網发明的工艺是赞不绝口,昨夜他到时就已然亲自试过这种混凝土的力度了,在并州没有敝帚自珍,好的经验就定要推广出去。

    “君侯放心,杨所领已然来书信了,下月網便要回京。”操網欣然言道,这灌浆之术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但其中又岂能没有君侯启发?到了器具所不但会四方巡游传授经验,更会将之编入所中所拟的书文之中。

    “好好好,杨所领果然妥当,到时毅若有空还得请所领大快朵颐。”肖毅连连颔首,器具所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在他麾下算得上效率最高了,且自从开始编写器具全典所有所中之人都对之兴趣极浓,以写入此典为荣。

    “君侯,这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