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回 毒士妙计可破局 待看双雄何以名

    第四百一十六回 毒士妙计可破局 待看双雄何以名 (第1/3页)

    肖毅巡视黄河一线,并州幽州各处都在大练精兵,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大河之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平静之中亦有暗流涌动,奉迎天子必将会带来一大批朝臣,而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关于权力的角逐永远不会停止,在得到巨大利益的同时肖毅亦要面对种种险阻。

    历史上曹操奉迎天子与许都改元建安,是公元一九七年初,再到官渡之战前有三四年的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且同时期袁绍势力大增坐拥四州之地带甲百万。是曹操的才具不及袁绍?在肖毅眼中就是朝中倾轧牵扯了一代枭雄极大的精力,便是官渡之战也打的极险,倘若一战失利整个三国的历史都要改写,你也不得不承认此战运气也战在孟德一边。

    正是基与这个思考肖毅之前才会对出兵司隶有着很大的犹豫,他能处理好朝中的争权夺利吗?那与战阵不同,就是杀人也得动软刀子!自己性格之中始终存在着弱点,面对波谲云诡的朝争又能否把控的住?不过后来形势的发展让他不得不面对眼前局面,再难亦要前行。

    和历史上的曹操相比,肖毅眼下的优势在于先知,他不会去采取过激的方法激起士族的反抗,但不要忘了董卓的存在也是他最大的劣势。如今影响已经体现出来,他的用兵和策略都会受到很大的牵制。

    这是外部因素,内部还有大臣的内斗,贾诩的担心一点不假,王允等人抓住的就是肖毅在对待士族和寒门之上的偏差,尽管恒之已然做的十分小心,但不得不说并州这两年的飞速发展还是损及了一些士族的利益。

    “君侯,以诩看来可在南山书院起一场论战,请郑公肖公刘公几位出面,以正视听方为上策。”一天的巡视下来晚间肖毅便在张璧安排之处歇息,贾诩自然与他同屋,如今恒之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了。而文和此时所言亦是月来心中所想,眼下的形式不能动用太激烈的手段,但也不能任由对方兴风作浪,因此从舆论层面展开反击当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文和果然妙计,不过在毅心中还是更看重文和心中所想,非是毅不循祖制,而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大汉乱世不靠武力根本无法安定,而一切前提就是基础,基础则在万民之间。”肖毅赞赏的点点头,随即亦是正色言道,他是真心希望麾下大才能和他一心,而不仅仅因为上下之道。

    “不瞒君侯,一开始诩之所想亦与司徒等人有相同之处,不过观两州详细,再看君侯麾下人才之盛,此举的确可取,如今诩是一力与主公同心,再无他想。非常时当用非常法,君侯所言乃是真知灼见。”贾诩闻言稍稍沉吟了一会儿,方才缓缓言道,面对肖毅的真诚他也敞开了心扉。

    “文和,此乃私下,君与毅既是同道也为长者,无需这般客气,毅信得过文和的判断与手段,尽管放手为之。由书院入手更是贴切,司徒与我如今看来也只是政见不合,有备无患便成。”肖毅一笑道,用人就要尽其才,以贾诩的才具更应该放下一切顾虑,首先自己便要有一个态度。

    “君侯既如此说,诩当铭记心中,有备无患不假,但非常之法亦不可少,主公在战阵之上对敌如何,朝争之中也不能放松。”贾诩深深吸了一口气,从肖毅方才的言语之中可以看出主公对待大臣的心态还是太过轻松了,朝争亦如战场可容不得半点留情,肖毅的心善会成为极大的障碍。

    肖毅闻言也是稍稍一愣,再看贾诩眼神十分坚定,当下重重的点了点头便对文和拱手道:“文和教训的是,毅也要深铭心间才是。”

    “只要主公能视朝争如战场,那任何人都不足惧也,只是一切尚要以主公名声为重,其余当由诩与志才奉孝等辈担待。”贾诩由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